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Ganz入路埋头螺钉固定股骨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9月,对10例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Ganz入路埋头螺钉固定治疗。从髂后上棘下约5 cm处经大转子向大腿外侧中线向下做长12~20cm的切口,用摆锯自大转子顶点后上方至股骨外侧肌后缘纵向截骨,使大转子截骨块的厚约1.5 cm。将截下的大转子连同臀中肌、股外侧肌向前方牵开,显露关节囊,沿股骨颈的长轴偏向关节囊外侧“Z”形切开关节囊。屈曲、外旋股骨,将股骨头向前外侧脱位。清理髋关节关节腔内游离骨块及髋臼周围坏死、挫伤严重组织。复位股骨头较大骨块后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根据骨块大小采用2~3枚直径2.4~3.5 mm埋头螺钉固定股骨头骨块并将钉尾埋到软骨下。内旋复位股骨头,复位大转子截骨块后以2枚皮质骨螺钉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39.5±30.5) min,术中出血量为(310.0±213.2) ml。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为术后3~6个月。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Thompson-Epstein标准):优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Ganz入路埋头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2.
黄其龙 《安徽医学》2012,33(8):1040-1041
目的总结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方法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结果随访6~2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折断及髋内翻,其中55例恢复正常行走。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坚强,有利早期功能活动,降低并发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对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几年收治的34例股骨头骨折手术病例,采取手术切开复位骨折,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结果经过7~18个月的随访,平均优良率达94%以上。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某医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其中16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14例采用DHS内固定,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PFNA组骨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髋关节的功能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固定牢靠等特点,尤其适用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5.
黄其龙 《海南医学》2010,21(12):109-109
骨科临床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或愈合后取出术中,螺钉折断存留骨质内情况时有发生。根据我科10年临床经验,我们采用自制断钉取出反向套筒环锯,能很好解决上述问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纤维蛋白原是具有调节凝血、炎症及组织修复功能的多效蛋白.当脊髓损伤(SCI)、多发性硬化等导致血脑屏障或血神经屏障破坏时,纤维蛋白原渗入神经组织,立即转化为纤维蛋白在神经系统沉积,与胶质瘢痕形成相关.应用遗传或药物耗竭纤维蛋白原,能减少皮质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 TGF)-β激活、Smad 2磷酸化、神经胶质细胞活化,而将纤维蛋白原定位注入大脑皮层能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增生[1].我们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SCI模型,通过腹腔注射降纤酶,观察降纤酶对SCI局部纤维蛋白原沉积及胶质瘢痕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降纤酶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30只.各组分别于伤后各个时间点进行运动功能(BBB)评分,并随机处死5只,损伤部位取材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计算VEGF阳性细胞数及凋亡细胞数.结果 假手术组的BBB评分为21分,对照组、干预组在各时间点评分明显降低,干预组在5d及之后的各时间点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7d、14 d、28 d时间点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脊髓损伤后对照组VEGF在脊髓损伤及损伤周边区高表达,5d达高峰,7d、14d表达仍较明显,28 d见少量表达.干预组各时间点VEGF的表达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其中3d、5d、7d、14 d时间点差异显著(P<0.01).凋亡细胞在脊髓损伤后逐渐增多,1d达高峰,此后逐渐减少;干预组各个时间点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3d、5d、7d时间点差异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对照组1~5d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数和细胞凋亡数呈负相关(r=-0.90052,P<0.05).结论 降纤酶可能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对急性脊髓损伤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腰神经根周围自体髓核移植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DRG)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IL-1)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脂肪+生理盐水组(A组)、髓核+生理盐水组(B组)、髓核+地塞米松组(C组)、髓核+白藜芦醇组(D组),每组12只。所有大鼠行椎板切除开窗,暴露左侧的硬脊膜及L4、L5背侧神经根,其中B、C、D组制作腰神经根周围自体髓核组织移植动物模型,A组制作腰神经根周围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动物模型。术后第7天各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并取材,剩余大鼠D组给予腹腔注射白藜芦醇,C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A、B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次/d,连续5d,术后第14天取材。对两个时间点各组大鼠的L4、L5脊髓DRG行HE染色、TNF-α和IL-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计算阳性细胞数,所得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A组无明显炎性反应,B、C、D组术后7d时DRG内细胞间组织增宽,呈明显充血和水肿,神经节细胞尼氏小体消失,空泡变性,核消失,炎性细胞大量浸润,微血管扩张,部分髓鞘呈空泡样变;术后14d时B组炎性表现仍较明显,C组和D组相对B组神经根节内的病理变化较轻,尼氏小体略有减少,少量空泡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髓鞘变化也较轻。B、C、D组与A组相比,术后7d、14d时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和IL-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14d时,C、D组与B组相比,TNF-α和IL-1表达显著降低(P<0.01),C组与D组相比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髓核自体移植至脊髓DRG周围可造成神经根局部炎症反应,白藜芦醇可以降低其背根神经节细胞TNF-α和IL-1的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后路间接复位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后路间接复位联合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T11~L2)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9~24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均于9~15个月愈合,无钉棒系统松动及折断现象,所有患者骨折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无后凸畸形及神经功能损伤。伤椎前缘高度由术前55%恢复到术后94%;伤椎后缘高度由76%恢复到96%;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由术前41.2%恢复到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减压在不破坏后柱张力结果的前提下能对椎管进行有效的减压。对有骨折块突入椎管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间接减压联合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效果可靠,无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无需进行方式的减压。不仅避免对脊髓及神经的干扰,也减少患者的创伤。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中存在的具有调节凝血、炎症及组织修复功能的多效蛋白.当神经系统外伤或疾病如脊髓损伤[1]、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MS)[2]、缺血缺氧[3]、老年性痴呆( Alzheimer disease,AD)[4]等导致血管破裂、血脑屏障或血神经屏障破坏时,血液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渗入神经组织,立即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并在神经系统沉积,这可能会持续到损伤后数天,且与胶质瘢痕形成和炎症部位相关[5].纤维蛋白原进入脑组织可引起水肿及神经损害,并以配体的形式与胶质细胞、神经元及施万细胞受体相互作用诱导细胞特异性的信号通路活化从而调节炎症[6]、髓鞘再生和神经退行性病变[1,3].而且,纤维蛋白沉积与神经系统疾病存在时空相关性[5].因此,本文就纤维蛋白原在神经系统中的受体及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