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朱琏指针点按疗法配合自我管理模式对中风偏瘫患者应对疾病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卒中单元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朱琏指针点按疗法联合自我管理模式。连续干预4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AS、MBI和MCM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朱琏指针点按疗法联合自我管理模式运用于中风偏瘫患者,有利于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自我管理疾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帮助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护理,改善机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检验科是医院进行医学检验,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信息和科学依据的医技科室。近十多年来,疾病的准确诊断及治疗越来越依赖于检验科可靠的检验结果。同时,由于检验科检验的标本来自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工作人员直接接触这些带有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的标本,很有可能造成自身感染甚至交叉感染,并导致患者的医源性感染。目前,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允香 《吉林医学》2010,(1):130-131
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起病较急,临床上以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超早期静脉溶栓是ACI最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国内外已越来越多地采用尿激酶(UK)超早期溶栓治疗并取得了肯定的效果。但是溶栓后随之而来的颅内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治疗的效果,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溶栓后并发症的发生。2003年10月-2008年12月,我院对接受UK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在提高门诊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静脉输液管理干预,并通过患者健康教育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与静脉输液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药物知识及不良反应、输液前中后注意事项、行动不便及出现不适和输液异常时的应对方法)及满意度方面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5.
黄允香 《全科护理》2013,11(3):266-267
脑卒中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中枢性高热、意识障碍、偏瘫等并发症。中枢性高热是脑卒中引起下丘脑综合征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为非感染性高热,体温在发病早期(48h内)可骤然升高至39℃,热型多为稽留热,多无寒战,抗生素治疗无效。持续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压增高,加重脑细胞损害;高热还可导致机体代谢大大增加,热能消耗,从而加速各器官的衰竭。因此,早期、及时、有效地采取降温措施,对防控中枢性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脑卒中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朱琏指针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是否产生与针刺治疗同样的循经感传效应。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2月本院针灸康复病区、内科病区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病房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朱琏指针点按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多存在针感,针感明显,有传导,针感持续时间较长,对照组针感出现较少,循经感传现象也极少,两组循经感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朱琏指针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偏瘫能产生与针刺治疗同样的效应,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职护生在护理程序的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采用了强化集中示范法进行教学,即由护理骨干在2天内集中示范将护理程序应用于7种内科、外科、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方法,中职护生在旁观摩。示范结束后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组均认为可以接受此种方法,时间安排比较合适,绝大多数护生认为理论与实践能较好地结合,有助于对护理程序的整体记忆,有助于提高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临床用血分析,指导合理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方法对2004-2007年本院成分输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几年来我院全血用量大幅下降,成分血的用量达到99.25%。结论成分输血不但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而且能节约有限的血资源,所以合理应用成分血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黄允香 《家庭护士》2009,7(9):818-819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大量介入性诊断、治疗方法的开展,化疗、放疗以及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医院感染不仅给病人的康复带来影响,而且加重了社会及个人医疗费用的负担.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我国仅有20余年的历史,但经过努力,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卫生部也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十几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和指南,各地区、各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组织建制、人员配备、工作制度等方面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对中风偏瘫循经指针点按疗法认知情况,为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提供相关信息。方法选择本院和广西7家县级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内科共200名护理人员进行中风偏瘫循经指针点按疗法认知情况问卷调查。结果11.5%的护理人员掌握指针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技术,18.5%的护理人员知道指针点按疗法能产生与针刺治疗同样的效应,11.5%的护理人员掌握指针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穴位选择,11.5%的护理人员能把握指针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适应证,9.5%的护理人员知道其操作禁忌证,7.5%的护理人员掌握指针点按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操作手法。结论护理人员对中风偏瘫循经指针点按疗法认知不到位,可通过加强培训和考核措施来提升其护理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