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求胃广基息肉的根治,探讨胃广基息肉内镜治疗新方法。方法将该院52例经胃镜确诊为胃广基息肉患者,分为经内镜分块切除与雷贝拉唑序贯治疗为治疗组和经外科剖腹手术为对照组,对其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经费进行观察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治疗费用远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内镜分块切除与雷贝拉唑序贯治疗不失为目前治疗胃广基息肉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血液稀释是使血管内血容量中细胞成分相对或绝对减少,是节约用血的方法之一。血液稀释可明显减少手术失血量和输血量,对于防止输血相关疾病,缓解血源紧张有着重要的意义。血液稀释技术的应用始于1964年,1986年以后再度被确认并重新启用,然而,血液稀释,尤其是极度血液稀释,对机体的主要不良影响是动脉血氧浓度下降,从而可能引起各组织器官氧的供应减少。所以,通过发挥机体最大代偿能力来克服血氧浓度的下降是很被动的,这在麻醉和手术的机体上是危险的。因此血液稀释对机体各器官功能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颅脑肿瘤手术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病人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及凝血纤溶方面的影响,探讨该方法的安全性。方法:选择颅脑肿瘤手术病人12例,麻醉后从右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从桡动脉放血8ml/kg,同时等速从静脉输入等量的海脉素。分别测定血液稀释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氧转运及凝血纤溶方面的指标。结果:CO、SV、DO2显著增加(P<0.05);PT延长(P<0.05);PLT较血液稀释前减少,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及凝血纤溶功能影响小,而氧供增加,是一安全有效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海脉素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颅脑肿瘤患者肺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颅脑肿瘤手术患者12例,麻醉后从桡动脉放血8ml/kg,同时经静脉等速输入等量的脉素。经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监测HR、CVP、PSP、PDP、MPA、PCWP、CO,对比血液稀释前后的MPA、PCWP、PVR(肺循环阻力)、RVSWI(右室每搏功指数)。结果:与血液稀释前比较,PVR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硬膜外和静脉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E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Ⅰ组).镇痛药配方E组为:布比卡因150 mg 芬太尼0.2 mg 氟哌利多5 m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Ⅰ组为:芬太尼1.0 mg 氟哌利多5 m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泵设置为:负荷量3 ml,持续剂量2 ml/h,自控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4 h限量30 ml.记录术后4、8、12、24和48 h的安静和活动VAS评分、Ramsay评分,恶心呕吐、尿潴留、下肢麻木等不良反应和进食时间、出院时间.结果:术后4、8 h Ⅰ组的VAS评分、Ramsay评分高于E组(P<0.05).术后48 h内Ⅰ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E组尿潴留、下肢麻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进食时间和出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镇痛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需要,4、8 h PCEA镇痛效果稍优于PCIA,PCIA恶心呕吐发生率高,PCEA尿潴留、下肢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灸综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9%,对照组为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针灸综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改良背驮式肝移植麻醉中电解质的变化及调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秦丹丹  梁宁  黄中华 《广西医学》2006,28(9):1358-1360
目的 探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患者围术期电解质的变化及处理方法.方法 4例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手术,观察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浆钾、钠、钙离子浓度.结果 围术期血钙偏低,血钠在正常范围,血钾在新肝开放时有一过性升高.结论 肝移植患者围术期应采用补充氯化钙、胰岛素、纠正酸中毒等综合措施以维持电解质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低张直肠水充盈法螺旋CT检查在盆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0例肠镜或钡剂灌肠显示粘膜下肿块或外压性肠腔狭窄的患者,分别行未作肠道准备的盆腔CT扫描和低张直肠水充盈法螺旋CT盆腔扫描。所有病例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结果:低张直肠水充盈法螺旋CT扫描,10例直肠壁清晰显示、所有病例均显示病变,6例直肠癌患者清楚显示病变范围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2例肠腔狭窄由浆膜下子宫肌瘤挤压所致;2例肠腔狭窄由慢性盆腔炎黏连所致。未作肠道准备的CT扫描,3例直肠癌患者能显示病变,2例显示浆膜下子宫肌瘤挤压肠腔狭窄,对直肠腔内小肿块分辨不清易漏诊,直肠与病变周围结构分辨不清。结论:低张直肠水充盈法螺旋CT扫描对盆腔病变诊断和直肠癌的分期明显优于未作肠道准备CT扫描,能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影像信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所致泌尿生殖道感染现状及支原体耐药性情况。方法:采用定量培养及药敏分析一体化试剂盒检测,对2 000例临床怀疑支原体感染者的标本进行体外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2 000例疑似感染者支原体培养阳性1 020例(51%),检出率为51%,其中检出UU 860株,检出率为43%;检出MH 160株,检出率为8%;同时检出UU和MH混合感染者71例,检出率为3.55%。药敏分析显示支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等敏感性较高;对氧氟沙星、螺旋霉素、司帕沙星等敏感性较差。结论:疑似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体外培养及药敏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敏感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甘丽霞  黄中华  梁宁  包延丽 《广西医学》2010,32(11):1346-1347
目的研究不同CO2气腹时间对全麻下施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施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20例,监测时点为麻醉前(T0)、CO2气腹前(T1)、气腹后30min(T2)气腹后1.5h(T3)、气腹后2.5h(T4)、气腹后3.5h(T5)、CO2放气后30min(T6)、术毕30min(T7),监测项目为记录PIO2,抽取桡动脉和中心静脉血做血气分析,测定Hb、SvO2、SaO2、PvO2、PaO2、PaCO2。结果20例患者的pH、BE随着CO2气腹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QS/QT、PCO2、P(A-a)O2呈上升趋势,与麻醉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呼吸系统老化,肺功能减退,长时间的人工气腹会导致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并且随着气腹时间的延长其程度会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