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专业群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针对现阶段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从课程体系、课育体系、内容设计、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对中医学专业群课程进行结构重塑:重构专业群“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构建四位一体课育体系;重组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教学策略设计。打造体现“系统性、全面性、职业性、动力性”四个特征的高职中医药特色“金课”,推进中医学高水平专业群高质量建设,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卡托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自1994年10月至1997年6月,我院内科采用对照方法,观察卡托普列治疗轻、中度高血压22例,临床疗效理想,报告如下。42例均为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舒张压在12.7~15.3kPa),年龄62~75岁,平均70岁;男性40例,女性2例;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或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心肌梗塞、脑卒中,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及对本药过敏者。分组和治疗:其中20例采用硝苯地平10mg,3次/日,个别20mg,疗程4周为对照组,22例采用卡托普列12.5~25mg,2~3次/日,疗程4周为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固定化酵母蔗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壳聚糖作吸附剂、戊二醛作交联剂,对酵母蔗糖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同时用琼脂糖固定化的蔗糖酶和游离酶与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壳聚糖固定化蔗糖酶贮藏稳定性、对变性剂以及对温度的耐受性均明显优越,而Km值与琼脂糖固定化酶相当,但比游离酶明显增高,酶的最适pH三者相近。研究表明,壳聚糖固定化酶所需的戊二醛浓度为0.6%,交联时间不低于6 h。固定化蔗糖酶对变性剂(乙醇、脲)的耐受力明显高于游离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氧化苦参碱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结肠癌HCT11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氧化苦参碱(2、4、8、12、16、20、30、40 mmol·L-1)组,通过CCK-8法检测各浓度氧化苦参碱作用24、48 h对结肠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氧化苦参碱(15、20、25 mmol·L-1)对HCT116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Hoechst染色法和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法观察氧化苦参碱对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成熟体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蛋白(Bax)、细胞色素C (Cyt-C)、消化道皮肤素E (GSDME)、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D1)、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c-Myc)、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β-连环素(β-catenin)、生存素(survivin)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氧化苦参碱可以明显降低HCT116细胞的存活率,且存在剂量及时间相关性,作用24、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8.80、10.75 mmol·L-1;氧化苦参碱组形状正常的HCT116细胞明显减少,均出现部分类圆球形的细胞,并且折光率明显降低;经Hoechst染色后氧化苦参碱组HCT116细胞的蓝色荧光明显加深,且相对集中,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0.01);JC-1染色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可以降低HCT116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氧化苦参碱组Bcl-2、β-catenin、c-Myc、cyclin D1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0.01),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Cyt-C、GSDME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显著上升(P<0.05、0.01)。结论 氧化苦参碱可能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依赖的细胞内源性凋亡和细胞焦亡发挥抗结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以健康大鼠为药动学研究模型探究苯甲酰芍药苷静注或灌胃给药的代谢差异。方法:大鼠灌胃或静脉注射苯甲酰芍药苷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别测定血浆中苯甲酰芍药苷的浓度并计算出药动学参数,研究并比较苯甲酰芍药苷两种给药途径下的药动学。结果:苯甲酰芍药苷峰面积和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0.99),提取回收率在92.3%~103.4%之间,精密度、准确度和基质效应均符合相关指导原则。苯甲酰芍药苷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只有1.67%。结论:苯甲酰芍药苷口服吸收不佳,宜开发为静脉注射给药的新药。  相似文献   
7.
从米氏常数(Km)的测定谈药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生物化学试验中,酶的米氏常数的测定实验是经典的实验。通过Km测定这一实验的改进,指导学生怎样认识和把握理论知识,并将之应用科学研究中。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对待实验结果和教材的正确观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