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藤类中药是传统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骨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回顾分析了近年藤类中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临床应用经验,并对其药性、药效之间的关联性、可能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发展方向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以肾亏为主,肝失疏泄为关键,脾虚为辅,血瘀是促进因素。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多以补肾为主,在补肾的同时兼顾到其他脏腑,在用中药治疗的同时结合西药及物理治疗,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口服相结合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40例患者均采用电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加外用的方法治疗骨关节炎,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6例,好转3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骨关节炎,作用协同,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针药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相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5例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艾灸和中药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两组按规定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参照Lequesne评分和Shahariarre疗效标准,治疗组平均为(3.71±1.81)分,优17例,良4例,可3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6.0%。对照组平均为(4.12±1.32)分,优9例,良7例,可6例,无效3例,有效率88.0%。经统计软件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艾灸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比,针药结合治疗,在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以壳聚糖衍生物(NSC)为载体,与蛇床子素(OST)共价结合后形成的具有亲骨性 和亲水性的新型化合物一蛇床子素骨靶向药物(NSC-OST)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 增殖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颅盖骨进行OB分离、培养, 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法鉴定OB;随机将OB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及终浓度 为 10—7mmol/L、10 ―6 mmol/L、10-5 mmol/L、10 ―4 mmol/L NSC-OST 实验组,分别加人不同浓度的 NSC-OST作用不同时间,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成 骨细胞形态学及生物学活性,碱性磷酸酶、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结果;作用M h、48 h时,终浓度为 10—5 mmolL NSC-OST 可显著促进 OB 增殖(P <0. 05 ),作用 72 h,终浓度为 10-6mmol/L 和 10-5 mmolLNSC-OST可显著促进OB增殖(尸<0. 05 );终浓度为10—4mmol/L NSC-OST具有明显抑制OB 增殖的作用(P<0.01 )。结论 NSC-OST的水溶性良好,理化性质稳定,适当浓度的NSC-OST可促进 成骨细胞增殖,有望成为有效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6.
<正>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属于成体干细胞的一种,最早在骨髓中被发现[1]。但由于骨髓源性MSCs存在高度病毒污染的可能,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细胞数量和扩增、分化能力出现明显下降趋势[2],因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干预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西医治疗起效快,但易导致出血等潜在危险;中医药治疗安全性高,对促进再通和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可靠疗效,但起效较慢,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起效快、安全性高,且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消除肿胀.中西医结合干预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能大大提高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血清联合BMP-2对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UCB-MSCs)增殖及形态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最佳时效。方法倒置显微镜观察原代、传代培养及干预后UCB-MSCs的形态学变化;取第3代UCB-MSCs,随机分为8组,给予不同浓度补肾中药血清及BMP-2条件培养基培养,分别于诱导后1 d、3 d、5 d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原代培养UCB-MSCs随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增多且逐渐变长,2周时多呈长梭形、旋涡状生长,传代培养3 d即达到70%~80%融合,以梭形为主,符合干细胞的生长特征;干预后第3、5 d,5%、10%中药+BMP-2组和BMP-2组均能够促进UCB-MSCs增值(P<0.05),且5%中药+BMP-2组优于BMP-2组(P=0.041),增殖高峰出现在干预后第3 d;经条件培养3 d后,各组细胞均可见由长梭形变成立方形或多角形,尤以5%中药联合BMP-2组及BMP-2组较为明显。结论补肾中药血清联合BMP-2可协同促进体外培养UCB-MSCs增殖,增殖效应与干预时间和中药血清浓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温肾法治疗骨质疏松主要是通过对机体多部位的影响,对骨代谢多层次的调节而实现的,能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和骨微结构等作用.温肾法具有明显的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查阅近年来超声电导法对中药透皮吸收作用影响的有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导入在西药方面的研究较多,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显示了超声电导法对中药经皮给药有一定的促渗透作用,从而为研究超声电导对中药的透皮吸收作用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揭示中药经皮给药的科学内涵,拓展中医外治法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