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采用动物模型验证生板胶囊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CITP)的作用机理。方法腹腔注射外源性抗血清建立CITP的动物模型,观察CITP小鼠的外周血象、血清IL-6含量,以判定治疗效果。结罩生板胶囊具有明显提高CITP小鼠外周血小板。结论生板胶囊治疗CITP模型小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直接以患者为对象进行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传统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严峻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学模拟教育引入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比,医学模拟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将成为未来医学实践教学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食管腺癌(EAC)和贲门腺癌(GCA)的发病率快速增加,比任何其他恶性肿瘤的增长速度都快,而食管鳞癌(ESCC)和胃末端腺癌的发病率相对恒定或已经有所下降[1].此外,研究证实食管癌(EC)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EAC多见于老年白人男性,ESCC更多见于非洲裔美国人和拉丁裔美国人[2].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LT表面β3整合素CD6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HFRS病情的关系。方法 HFRS患者104例与正常对照3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61分子阳性PLT的百分率及PLT表面CD61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按患者少尿期PLT表面CD61的MFI,将104例患者分为3组,进一步对PLT表面CD61表达水平与病情的关系,结合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HFRS患者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CD61阳性PLT的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发热期、少尿期和多尿期PLT CD61的表达水平(MFI分别为19.75±2.57、17.46±1.48和15.55±0.6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MFI为3.20±0.12)。少尿期HFRS患者PLT CD61表达水平与患者的PLT计数、血Alb水平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和-0.695),而与WBC、BUN、Cr和ALT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5、0.904、0.956和0.891);PLT CD61水平高表达组的PLT减少,而尿毒症、低白蛋白血症、肝功能异常和WBC升高的发生率则显著增高。结论 HFRS患者PLT表面CD6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与患者的病期和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PLT CD61表达水平可反映HFR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检测HFRS患者PLT CD61表达水平有助于监测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学生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直接以患者为对象进行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传统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严峻考验,为解决这一问题,医学模拟教育引入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比,医学模拟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将成为未来医学实践教学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回顾分析重症医学科MODS患者中医证型及其诱发因素,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MO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对2011年9月—2012年9月期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114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回顾研究,分析MODS的诱因、特点及其中医证型特点。结果:1多器官功能障碍中以循环、呼吸、凝血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四者占功能障碍器官总数的78.4%,其次为肝脏功能障碍,占10.5%。2MODS诱因中以感染为主,占总诱因54.7%,其中肺部感染占76.6%;其次为手术或创伤,占总诱因34.9%;3本研究中MODS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实热证、血瘀证、腑气不通证、厥脱证四个证型,各占64.9%、74.6%、89.5%、5.3%,其中腑气不通证、实热证和血瘀证是MODS住院期间最常见三个证型。结论:1感染是MODS的最常见诱发因素;2肺、胃肠道和心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3实热证、血瘀证、腑气不通证是MODS入院初的最常见三个证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便秘(C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医院门诊的CC患者200例,入组患者需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排便习惯及泻剂使用史。将所收集的资料使用EPI3.02录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例接受问卷调查的CC患者中,女∶男=2.23∶1(138∶62)。便秘症状谱中,女性无便意/便意少者占所有女性的65.2%,占男性的50.0%,女性排便不尽感者占57.2%,男性占38.7%,二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CC患者年龄为10~91岁,女性与男性平均年龄分别为(45.8±17.1)岁及(53.5±22.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女性与男性患者发病年龄高峰分别在20~29岁及60~69岁。文化程度:文盲占6.0%,小学占13.5%,初中占24.0%,高中占23.5%,大专占20.5%,大学占11.0%,大学以上占1.5%。饮食习惯:以精粮为主者占95.0%,以素食为主者占76.0%,吃蔬菜水果很少者占39.5%。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使用通便药者分别占3.0%、34.5%、22.5%和35.0%。泻剂依赖现象:老年组、中年组及青年组依次为10.0%、8.0%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女性CC是男性的2.23倍;慢传输型便秘(STC)与出口梗阻型便秘(OOC)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比例高;女性平均发病年龄明显小于男性;女性发病年龄高峰为20~29岁,男性为60~69岁;文化程度影响CC的发生率;饮食中多摄入粗粮杂粮及肉类可预防便秘的发生;老年CC泻剂的使用率最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CC患者对泻剂的依赖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