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眼震电图对先天性眼震患者手术效果的评定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手术前后先天性眼震患者行眼震电图检测,中间位检查方法为令患者头正位注视正前方50cm处与双眼平行的目标光点;代偿位检查时令患者放松以平时视物最佳位为准,在此位患者眼震最小。观察中间位和代偿位眼震的速度、幅度和频率。眼震幅度、频率和速度计算均取最大眼震反应期10s时期内的平均值。结果:眼震电图可以记录到跳动型和钟摆型两种不同的眼震波,跳动型呈锯齿波,钟摆型呈正旋波。手术后中心位和代偿位的眼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降低。43例患者的眼震速度在中心位和代偿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消失,占89.5%,48例患者中眼震幅度下降者42例,占83.3%。术后眼震频率在中心位和代偿位也均有下降,但以中心位明显。其中17例患者代偿位眼震的频率,幅度和速度降为零。术前中心位的眼震速度、幅度和频率分别为(29.64&;#177;18.22)mm/s,(8.52&;#177;3.36)mV,(9.88&;#177;1.21)Hz。术后分别下降为(12.87&;#177;9.24)mm/s(t=5.68,P&;lt;0.01),(3.54&;#177;2.12)mV(t=8.74,P&;lt;0.01),(2.86&;#177;1.83)Hz(t=21.93.P&;lt;0.01)。结论:眼震电图检查可以对先天性眼震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客观有效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气管和主支气管的解剖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42例新生儿尸体的气管、主支气管进行解剖学观察及测量,得出正常新生儿气管、主支气管的长度,各段的内、外径和周长,气管软骨环数、分权角等;本文还测得气管软骨环占气管内周径的4/5,较成人2/3略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肾癌的临床、CT及病理特点,积累其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6年单中心收治的7例儿童肾癌患儿的临床、CT、病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情况.就诊时年龄5~12岁,女4例,男3例,左侧5例,右侧2例.临床表现多为血尿(4/7)、腹部包块(3/7)、腰痛(1/7).CT平扫肿瘤呈低密度,多位于上下极,可见钙化(6/7)及坏死区,增强特点多为“快进快出”(4/7),部分为“快进慢出”(2/7).结果 7例患儿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5个月.1例肿瘤位于左腹膜后,确诊时已发生腹膜后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行肿瘤部分切除活检,术后5个月死亡.1例为复发性肾癌,行肾窝肿瘤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5个月出现淋巴结转移,予放化疗后带瘤生存.余5例患儿均行根治性肾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均无瘤生存.病理多为肾透明细胞(5/7)及乳头状肾细胞癌(2/7),癌细胞呈巢团状、乳头状、腺管样结构分布,可见砂粒体(6/7),核级多为3~4级.4例患儿淋巴结转移,共清扫出60枚淋巴结,淋巴结阳性率为16.7%.5例加做免疫组化,TFE3 (4/5)、CD10 (5/5)、Kb67 (4/5)、E-cardherin (4/5)、Vinentin (3/5)、CK(3/5)阳性率较高,4例确诊为MiT家族异位性肾癌.结论 儿童肾癌多发生于年长患儿,有其特有的临床、CT及病理特点,MiT家族异位性肾癌常见,病理及免疫组化是确诊和分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观察919糖浆改善肝功能、修复肝组织的作用。用DHBV DNA强阳性血清静脉注射70只1日龄武汉麻鸭,造模成功后取四个不同治疗组鸭血清测ALT、AST、Tbil,并做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各组肝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病理切片显示该中药复方有较好的护肝作用。提示, 919糖浆有修复肝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Sophora flavescensAit),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文字记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药物之一。据《本草纲目》记载:苦参,苦、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利尿等功效[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整形术治疗儿童复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例复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7例, 女2例, 左侧7例, 右侧2例, 年龄(8.4±3.7)岁(4~15岁), 体重(28.24±15.58) kg, 均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整形术进行治疗, 收集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指征为:(1)反复出现腹痛、泌尿系感染, 经过正规标准抗感染治疗后仍反复发作;(2)随访过程中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积水进行性加重;(3)随访过程中核素肾图检查提示尿路存在机械性梗阻且患侧分肾功能下降超过5%。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放手术, 无需术中术后输血。手术时间(231.8±73.1) min, 游离肾盂输尿管时间(91.9±30.4) min, 肾盂输尿管吻合时间(36.6±7.2) min, 出血量(14.0±10.3) ml, 术后住院天数(7.7±4.6) d, 随访时间为(37.0±18.8)个月。1例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糖尿病患者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和评价Ang1-7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于天津市海滨人民医院未诊断为糖尿病的95名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血糖水平分为健康组(n=31)、血糖异常组(n=32)和糖尿病组(n=32).检测其体重、腰围、血压、肝功能、肾功能、Ang1-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等指标.分析血糖与Ang1-7、ACE2的相关性.另外,选取10只150~200 g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全部成功,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糖尿病组和Ang1-7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泵人生理盐水和Ang1-7,另选取5只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组.干预2周后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肾组织标本,Western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转录活性因子4(ATF4)、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血糖异常组和糖尿病组甘油三酯、ACE2、Ang1-7水平均升高;糖尿病组较健康组升高更明显(F=5.57,6.12,5.44,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组、血糖异常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与Ang1-7呈正相关(r=0.69,0.45,P均<0.01;r =0.54,0.52,P均<0.01).与正常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肾脏GRP78、ATF4和CHOP水平明显升高;与糖尿病组相比,Ang1-7组GRP78、ATF4和CHOP水平明显下降(t=20.3,25.7,19.6,P均<0.05).与同期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肾组织GRP78、ATF4和CHOP的mRNA均显著上调.与糖尿病组比较,Ang1-7组大鼠肾组织GRP78、ATF4和CHOP的mRNA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t=15.1,11.6,12.3,P均<0.05).结论 Ang1-7水平随着受试者血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另外,Ang1-7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肾脏内质网应激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C7神经移位椎管内吻合腰神经前根重建截瘫患者屈髋伸膝功能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L1阶段椎管内L1~4神经前根排列及纤维数、C7神经转移路径距离及坐骨神经可切取长度及远端纤维数。结果:一侧C7神经经椎体前通路跨越椎体中线的长度为(2.4±0.58)cm,可与对侧C7神经编织成束。在L1节段,L1~4神经前支可辨认并能编织成束供吻合。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可切取长度(52.35±2.60)cm,(48.20±2.37)cm能够满足C7至L1段椎管的距离(48.35±3.36)cm。一侧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远端纤维数(26856±112),(25700±156)大于一侧腰L1~4神经前支纤维数(20766±354)。结论:坐骨神经可选择为颈7神经移位重建截瘫下肢功能的桥接神经,双侧C7神经可经椎体前通路编织成束作为动力神经源,在L1阶段椎管内吻合L1~4腰神经前根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幼兔环状软骨前正中裂开,8月后测量环状软骨内径,计算其管腔面积。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兔环状软骨管腔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2)裂开处均由软组织连接,未形成过多瘢痕。结论:环状软骨前裂开对环状软骨及动物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针灸疗法结合脑循环治疗仪,对照组加用常规针灸疗法。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85.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针灸疗法和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偏瘫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