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解微微  高佳明  石羡茹  王泰一  崔英  朱彦 《中草药》2018,49(22):5448-5455
国际最新临床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和房颤这2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并发率极高。然而现有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均仅针对各自疾病的单一靶点,忽略了并发症的复杂因素。基于中医药理论,有希望从组合药物尤其是天然来源的中药复方中找到对心律失常与心衰并发症有效的治疗药物。从现有心衰和心律失常临床用药和治疗手段入手,梳理了治疗这2种疾病的传统中药方剂与单味药,并对经典名方炙甘草汤及其衍生的现代中药如稳心颗粒进行系统探究。结合网络药理学对心衰和心律失常共同靶标进行分析,并对稳心颗粒成分作用靶点进行预测,提出"脉结代,心动悸"有可能是心律失常与心衰的综合临床表现,探讨中医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2.
心律失常是最普遍且病因较复杂的心脏疾病之一,现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多为单离子通道调节剂多数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多靶点抗心律失常药物已成为临床用药的最新需求,除离子通道异常可直接造成心律失常外,脑功能(皮质),脑干和自主神经亦会影响心脏电生理功能从而造成心律失常。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和实验数据表明以脑卒中为主的脑损伤和心功能损伤尤其是心律失常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脑损伤主要会经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免疫应答,电解质等相关途径影响心脏功能。因此明确心脑相互作用的机制有助于解释随机突发性心脏事件,并对心律失常的疗法提供新的见解。本综述将重点总结由卒中引发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途径,以发现对心律有调节作用的新靶点、并对对这些靶点有作用的药物及其临床应用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探究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小板活化及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阿司匹林组和补阳还五汤组,预给药14 d,灌胃剂量为补阳还五汤1.6 g·kg-1·d-1,阿司匹林0.1 g·kg-1·d-1。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高位结扎方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检测指标包括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心肌组织病理、末梢血流灌注量、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血小板转录组学及差异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射血分数和心输出量显著降低,末梢血液流量减少,血小板聚集率增加,CD62p表达增多,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同时血清TXB2含量上升,6-keto-PGF1α含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增加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改善足底和尾部血液循环和心肌细胞排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和炎性浸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CD62p表达,减少血清TXB2含量,增加6-keto-PGF1α含量。血小板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补阳还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