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符合静脉溶栓的且具有不同程度偏瘫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病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患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同时,给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患者接受“通督调神”针法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90 d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和90.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后给予“通督调神”针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不同时机介入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t-PA、PAI-1、D-D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均衡组间基线,纳入68例匹配患者,根据溶栓后不同针刺介入时机分成A、B、C、D组。A组(溶栓时即刻介入)17例,B组(溶栓后24小时内介入)17例,C组(溶栓72小时后介入)17例,D组(不进行针刺)17例,四组均接受静脉rt-PA溶栓和常规治疗,A、B、C三组在D组疗法基础上,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28。四组患者均设置治疗周期为28d,随访至90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残障程度改善情况,检测血清t-PA、PAI-1、D-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组、B组、C组NIHSS、BI和mRS、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D组(P<0.05),其中A组、B组优于C组(P<0.05),A组与B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时机与患者发病30d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残障状态以及90d生活能力和残障状态独立相关(P<0.05)。结论:针刺介入时机是影响脑梗死肢体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残障程度的独立因素,溶栓后24小时内介入针刺疗效可能更佳,通督调神针刺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和降低残障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