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采取社区筛查、门诊收集的方法,获取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筛查亚临床大血管病变,并采集个人史、既往史、身高、体重、腰围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数据。结果:178例患者中合并亚临床大血管病变者(A组)67例,患病率为37.6%,无亚临床大血管病变者(B组)111例(62.4%)。A组患者年龄较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且2组间高血压病程、收缩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比例、吸烟率相似,腰围、腰臀比、舒张压、HbA1c、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差异,A组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水平较B组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BMI、TC是亚临床大血管病变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部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已合并亚临床大血管病变,高血压病程、BMI、TC是其患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230例T2DM患者其中166例并DN(包括早期及临床期肾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DN组的病程、收缩压(SBP)、平均血压(MA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HOMA指数(HOMA-IR)均较非DN组有显著差异。结论病程、高血压、高血糖、血脂、CRP、胰岛素抵抗是T2DM患者并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大量白蛋白尿组(CA组)3个亚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0名为正常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尿ACR、hs-CRP、IL-6、chemerin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NA组54例,MA组66例,CA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hemerin、CRP、IL-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chemerin、hs-CRP、IL-6水平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组、MA组与NA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探讨在其干预下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IR及MS的关系.指导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吡格列酮组患者在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的基础上,于早餐前15 min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对照组患者继续原有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各组分别连续服药1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脂联素及其它生化指标,评价吡格列酮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组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红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l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吡格列酮组治疗12周后PAI-1、CRP下降(P<0.05),脂联素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PAI-1、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咯列酮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同时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进一步稳定血管内皮功能,防止β细胞功能衰退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顾哲  蒋晓真  顾佩莉  周斌 《上海医学》2005,28(4):325-327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治疗对2 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等的影响。方法 将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和磺脲类治疗组,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 周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P2hINS)、E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体重指数(BMI)。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FPG、P2hPG、FINS、P2hINS TC、TG、E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4 周后FPG、P2hPG、FINS、P2hINS、TC、TG、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0.05),IAI则明显增高(P<0.05)。磺脲类治疗组治疗4周后除FPG、P2hPG明显降低外(P<0.01和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二甲双胍能增加IAI、显著改善内皮功能、降低ET,因而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血糖波动、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根据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血管病变组(A组)和有血管病变组(B组),比较两组之间炎症因子、血糖波动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间血糖波动系数(CV)、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白介素-6(IL-6)水平与MAGE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糖波动、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并且血糖波动与炎症因子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8.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T2DM的主要致死原因,其基本的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AS)。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作为反映AS的客观指标已得到公认[1,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MMPs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与发生亚临床大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IGR患者发生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将115例IGR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组(n=57)和无病变组(n=58),进行既往史、个人史调查,测量体重、身高、臀围和腰围,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肾功能,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组年龄[(64.8±7.8)岁]高于无血管病变组[(55.0±8.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无血管病变组比较,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组高血压检出率(70.2%)明显升高,高血压病程[(5.64±7.08)年]明显延长,SBP[(141.88±16.96) mm Hg]、UA[(368.00±74.20) μmol/L]明显升高,FINS[(6.43±3.51) mIU/L]、HOMA-IR(1.76±1.07)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舒张压(DBP)、血脂、尿素氮(BUN)、血肌酐(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NS(OR=0.10,95%CI:0.01~0.91,P=0.040)和年龄(OR=1.21,95%CI:1.08~1.36,P=0.001)是IGR患者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结论 低水平的FINS可能是IGR患者发生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亚临床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99例T2DM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患者分为两组:IMT≥0.9 mm者作为亚临床血管病变组(A组,110例),IMT<0.9 mm者作为无血管病变组(B组,89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TNF-α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脂联素、瘦素及TNF-α与HOMA-IR、IMT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2.76±1.25)mmol/L]显著低于B组[(3.06±1.40)mmol/L],而瘦素水平[(0.85±0.44)mmol/L]显著高于B组[(0.62±0.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水平[分别为(0.44±0.13)pg/ml和(0.38±0.12)pg/m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与HOMA-IR、IMT呈负相关(P<0.05),瘦素与HOMA-IR、IMT呈正相关(P<0.05),TNF-α仅与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脂联素可能是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亚临床血管病变的保护因子,瘦素可能是二者的危险因子,而TNF-α与胰岛素抵抗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