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快速监测(15min)肌钙蛋白Ⅰ(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和9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cTnI监测.结果:cTnI诊断AMI的敏感者100%,特异性98.98%,准确性99.46%.结论:快速检测cTnI可作为诊断AMI的重要指标,尤其适用于急诊室,基层医院,院外A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直指引钢丝顶端两次塑形将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需要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15例,患者均为缓慢性心律失常,8例为被动电极组,固定部位为右室心尖部;7例为主动电极组,根据右室解剖学特征,将直指引钢丝顶端两次塑形再送入导线内,操控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结果 主动固定电极组与被动电极组即刻起搏参数、置入时间和曝光时间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起搏阈值与置入时比较也无明显差异,无一例电极脱位.结论 直指引钢丝顶端两次塑形将主动固定电极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被动固定电极导线置入右室心尖部容易,且固定简单,价格较便宜,脱位率低,因此一直是目前国内起搏器置入时最常使用的导线。但少数患者因有其他的器质性心脏病或者有退行性病变,心肌纤维化的存在往往使心尖部位达不到理想的起搏阈值。常规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已  相似文献   
4.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征的心肌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晕厥和猝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0年~2004年确诊的PTE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治疗过程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有46.2%的PTE患者有下肢静脉血栓或曲张,PT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心电图呈现典型SIQT者占50%,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右室扩大者占53.8%,血气分析示低氧、低碳酸血症者占75%,D-二聚体大于500μg/L者占93.3%,溶栓较抗凝治疗更为有效。结论:重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可筛选出高度怀疑PTE的患者,降低漏诊率、误诊率,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疗法已成为冠心病血管重建术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的动脉途径以经股动脉途径为主,其主要优点是穿刺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但其主要缺点是局部血肿发生率高,常规动脉压迫病人痛苦大,卧床、住院时间长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心脏介入治疗采用上肢的经桡动脉途径,其优点是动脉压迫方便,出现血肿少,病人不需要卧床,痛苦小,住院时间短,不影响抗凝药物的连续使用,其缺点是桡动脉较细,穿刺有困难,导管操作较复杂。我科从2002年4月起开展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术前护理1.1心理…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大多数已属中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的机会。面对大量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目前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食管癌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因直接向肿瘤供养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可明显增加肿瘤局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其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且具有操作简便,使用剂量大,副反应小的特点,在许多基层医院已开展,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电监护这一重要监测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熟练、正确地识别心电图不仅是心内科和CCU护士必备的基本功,也是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知识结构的又一新要求。因为目前学校心电图教学时间一般为15-20学时,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人群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升高,以高血压最常见,而且越来越年轻化.2002年全国高血压病普查,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约有1.6亿人患高血压病[1].2004年我国统计,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医疗经费达2 000亿元,可见防治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对于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年心血管患者介入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麦丰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3):101-101,103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63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介入手术治疗成功61例(96.83%),术后腹膜后血肿和气胸各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术后护理处理,对心血管介入术的顺利完成,预防或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