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肾脏B超图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高淳县人民医院传染科韩秋玉,韩爱琴B型超声波检查是一种非创伤生检查,对于肝、胆、胰、肾等实质性脏器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鉴于流行性出血热(EHF)常有肾脏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对该病进行了肾脏B超的动态观察,现报...  相似文献   
2.
3.
肝病患者常存在内毒素血症,据统计其发生率依次为:重型肝炎64%~100%,失代偿期肝硬化46.5%~75.9%,代偿期肝硬化23.5%,急性病毒性肝炎36%。而且内毒素血症与肝损害常互为因果,即内毒素血症出现后肝损害可进一步加重。现对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致病机制及其拮抗措施综述如下,以期有助于提高重型肝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伴肝损害2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加中药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两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3.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肝硬化患者糖代谢状况,以便指导临床补液治疗.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35例(代偿性肝硬化19例,失代偿性肝硬化16例),在基础状态下作静脉法糖耐量试验(ivGTT),分别于0,15,60,120 min采集血标本,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用放免法检测胰岛素和C肽.结果在1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10例符合新的糖尿病诊断标准,3例糖耐量减退(IGT),3例糖耐量正常(NGT).在19例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3例糖耐量减退,16例糖耐量正常.糖耐量减退组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均见升高,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以及胰岛素释放指数(IGI)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糖耐量正常组基础血糖、胰岛素、C肽均在正常范围,但其中大多数患者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及其峰值也低于对照组.结论肝硬化患者中糖耐量减退相当多见,与肝功能减退、胰岛B细胞受损、外周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此类患者输糖液时应加适量胰岛素.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肝硬化患者356例,其中伴有肝性胸水者40例(占8.9%),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大多在三周内好转,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患者中,男33例,女7例,平均年龄47岁;除了8例为酒精性肝硬化外,其余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加中药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73.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结石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共97例,入院第一周给予一般性治疗,包括停用可疑药物,补充葡萄糖、维生素、门冬酸钾镁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其中63例肝功能逐渐恢复,而34例患者肝功能无改善甚至有不同程度恶化,此时除上述一般性治疗外同时给予静滴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共9天。结果:使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后34例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好转。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经及时停药、保肝等对症治疗后,大部分能恢复正常,而肝损害严重者正确使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