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型及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食管心房调搏对19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型及定位诊断结果,并与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经食管心房调搏对慢-快型AVNRT及顺向性AVRT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对少见型AVNRT的诊断敏感性低(25%)。结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食管与体表心电图P^-波起始与极性是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关键。经食管心房调搏对心动过速旁道定位误诊原因主要是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P^-波往往与T波融合,导致V1、I导联P^-波极性及V1导联P^-波起始部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2.
3.
蒋萍  韩宏伟  李振  苏晞 《心脏杂志》2007,19(4):493-494
为防止血栓形成及栓塞,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尤其是机械瓣膜置换者术后需服用抗凝药,其中有些患者在瓣膜置换后又因缓慢心律失常需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本组工作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抗凝药物的使用。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  相似文献   
4.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改善心功能和逆转左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1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左室射血分数≤35%,伴QRS波时限≥130ms。随访1~36个月,观察和分析术前、术后相关参数的基准水平及参数基准水平的变量。结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1~3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二尖瓣返流、QRS波时限减少,NYHA分级提高到Ⅰ~Ⅱ级,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结论对于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或Ⅳ级伴有室内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能逆转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频发室性早搏(简称室早)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10例频发室早患者接受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对所有病例12导联体表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0例室早均消融成功,并证实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不同部位,根据成功消融靶点将本组病例分为3组,二尖瓣环前侧壁组(4例)、二尖瓣环后侧壁组(3例)、二尖瓣环后间隔组(3例)。所有病例胸前导联R波移行区位于V1~V2导联,绝大部分病例V6导联可见s波。对各组二尖瓣环室早心电图做进一步比较,可概括出系列心电图判断指标用以估计消融靶点的部位。结论射频消融治疗起源点邻近二尖瓣环的频发室早可取得良好效果,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判定室早的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缩短起搏器房室间期,阻断心室起搏后室房逆传引起的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acemaker mediated tachycardia,PMT)的可行性及原理。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起搏器程随访中8例发生PMT患者的资料,PMT均由心室起搏后室房逆传引起,经缩短AV间期处理PMT。结果 8例患者均通过缩短AV间期阻断心室起搏后室房逆传从而终止PMT,最短感知AV间期85ms,最长120ms,平均104±9ms。心电图房室间期(心房感知延迟+感知AV间期)最短120ms,最长150ms,平均136±12ms。结论缩短AV间期能有效阻断心室起搏后的室房逆传,从而消除其介导的PMT。短AV间期未对血流动力学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化辛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患急性冠脉综合征且30 m L/(min·1. 73m~2)≤e GFR 60 m L/(min·1. 73m~2)者357例纳入研究。其中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者281例,随机分为2组,组1:强化他汀+PCI组(141例);组2:标准他汀+PCI组(140例)。拒绝PCI治疗者76例,随机分为2组,组3:强化他汀+非PCI组(38例);组4:标准他汀+非PCI组(38例)。随访1年。出院前和出院后第1、3、6、12个月复查血生化指标。临床终点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室速或室颤、新发房颤、急性肺水肿需主动脉球囊反搏、肾衰竭需血液透析、再发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意外。结果:组1与组2出院后12个月临床终点事件分别为10例和27例(P=0. 004); 2组e GF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62. 4±6. 8) m L/(min·1. 73m~2)vs(52. 2±7. 3) m L/(min·1. 73m~2),P=0. 014]。组3与组4出院后12个月临床终点事件分别为4例和12例(P=0. 039); 2组e GF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9. 4±5. 1) m L/(min·1. 73m~2) vs (50. 2±7. 6) m L/(min·1. 73m~2),P=0. 021]。结论:无论是否接受PCI治疗,强化辛伐他汀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比标准辛伐他汀组好。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03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不同起源部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成功经验。103例IVT行RFCA治疗,左室特发性VT(ILVT)起自间隔部者以最早的P电位处为靶点,右室特发性VT(IRVT)和其他部位的IVT均以起搏与VT发作时12导联心电图QRS波形态完全相同处或最早心室激动处为靶点。结果:RFCA治疗IVT的成功率为96.12%,ILVT为92.9%,IRVT为98.4%,复发率为2.9%。IVT起源部位分别位于左室后间隔部32例,左室游离壁1例,左室流出道9例,右室流出道60例、流入道1例。结论:IVTRFCA的关键是消融靶点的标测和确定,可根据VT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估计其起源位置。IVT的RFCA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起搏与激动标测相结合的方法,对9例左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标测和消融,4例消融靶点位于主动脉瓣下,4例位于左冠窦内,1例靶点位于左主干内而未行射频消融治疗。随访1个月至1年,6例患者根治,2例明显好转。结论: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测定甲醛没有固定的标准方法,应根据其可能的含量或浓度范围、潜在的干扰因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样品处理方式和现有的仪器设备条件,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分光光度法、滴定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流动注射法、极谱法等方法的原理及各自的优缺点.其中目前最常用的是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