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腹部和胸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常为术后风险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外科手术技术日益提高,麻醉方法不断改进,适应范围也随之扩大。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术前肺功能测定不但有助于确定手术适应症,关系到手术的安全性,也涉及到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价。目前由于呼吸生理研究的进展,肺功能测定项目发展得繁多复杂,如何  相似文献   
2.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右上腹或中上腹胀满痛及口苦、食欲减退为主症,而且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较大。近年来,我们通过自拟胆舒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以小儿为多见,但在结核病患病率较高的地区如新疆,成人结脑亦不少见。我院1960~1984年收治成人结脑62例,其中合并各型肺结核共50例占80.6%,多脏器结核23例,前者以血播型肺结核最多,  相似文献   
4.
原发结核在结核病高发区较常见,但有严重并发症者罕见,本院有5例报道如下: 例1:剧咳中窒息及并发气管食道瘘。 白某,男,19岁,战士。1960年2月咳嗽、气短逐渐加重,以两侧肺门淋巴结核并左侧胸膜炎入院。三联(HSP)抗痨、胸膜炎经抽液治愈。但肺门纵膈淋巴结更增大,同年7月剧咳中窒息,面唇青紫,意识不清,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全身强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侵犯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国内报告的SLE中肺胸膜病变占73.1%,但目前认为致死原因以严重的心血管损害、肾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继发感染等为主。对肺胸膜病变一般认为由于激素的应用,预后较心、肾、中枢神经病变为佳。近年来我们遇到SLE2例,在多脏器病变中以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及膈肌病变为突出,对激素效果不佳,最后死于呼吸衰竭,2例都经尸检证实。 例1 女,14岁。1981年7月30日因发热1周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壮医针挑疗法配合关节康复锻炼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7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壮医针挑疗法,治疗组给予壮医针挑疗法配合关节康复锻炼,两组疗程均为2周,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其中治疗后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RP、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SF-36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壮医针挑疗法配合关节康复锻炼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有助于改善关节疼痛症状及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26例,采用自拟中药方,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各1次;对照组24例,采用青霉素160万U,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静滴,每日3次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95.7%,两组间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治疗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正>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中痛风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1]。痛风性关节炎常表现为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处红肿热痛,甚至活动障碍和关节畸形,迁延难愈。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呈明显增长的趋势。壮医针挑疗法为广西壮族民间传统疗法,应用广泛,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患者乐于接受。有临床报道该疗法治疗难治性眩  相似文献   
9.
Rosen于1958年首先报道肺泡蛋白沉着症(PAP)。国内1965年始报告,至今例数极少,其中半数以上是死亡后尸检确诊的。本病见于各年龄组。起病隐袭,病程迁延,易误诊为肺炎,常因并发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PAP发病机理不明,治疗非常棘手。我们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愈1例PAP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临床使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痰瘀阻络型脊髓损伤后遗症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思路。方法 通过对具体病例的治疗方案,在确有疗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肢体肌力有明显恢复,头晕头痛症状消失,肌张力亢进,腱反射增强。结论 中医药方法治疗痰瘀阻络型脊髓损伤后遗症确有疗效,患者预后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今后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