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估根管治疗的难度,并分析不同根管解剖因素对初次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接受初次根管治疗的患者367例(452颗患牙),经开髓、根管预备、根管清洗消毒等步骤后,采用根管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并修复牙冠。所有患牙在根管长度测定、根管填充后拍摄X线片,以评估根管治疗的难度,并分析不同根管解剖因素对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影响。治疗6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难度Ⅰ级的患牙根管填充合格率100%;治疗难度Ⅳ级的患牙根管治疗合格率80.95%。不同治疗难度等级的根管治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411颗患牙在半年后接受了电话随访。其中383颗患牙(93.2%)术后6个月无疼痛感,可正常咀嚼;28颗患牙在冷热刺激、敲击或咀嚼时有痛感。多根管患牙治愈率低于单根管患牙;活髓牙治愈率明显高于死髓牙;伴根尖周病变的患牙治愈率低于无病变牙。良好的根管填充可大幅提高患牙的治愈率。结论根管治疗难度评估有助于提高根管的治疗;牙髓和根尖周病变降低初次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巨大下颌骨囊性病变进行分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2009年在本院收治的下颌骨范围大于5cm的囊性病变18例,其中伴牙列不齐者6例,一期局麻下行减压术,待范围减小至小于原来的1/2后,行二期全麻下囊性病变摘除术,即刻Bio-oss骨粉植入,术后每月定期拍摄口腔全景片观察骨密度变化,伴牙列不齐的6例患者手术后2个月开始以常规正畸加力牵引。结果:一期术后4~6个月,病变减小至原来的1/2左右,二期术后6~12个月,骨粉与周围正常骨密度基本一致,2~3a后无一例复发。6例牙列不齐的患者,经1~2a正畸治疗后,错畸形得以矫正。结论:分期治疗既彻底摘除了病变,又保存了下颌骨的连续性及自体牙,还可同时结合正畸治疗,改善错畸形,提高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上颌扩弓对于功能性下颌偏斜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速扩大上颌牙弓治疗功能性下颌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口腔科门诊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混合牙列和早期恒牙期患者19例,采用慢速扩大上颌牙弓方法治疗。结果扩弓前后两侧Cs、Go至ANS距离差异比较:治疗后Cs—ANS距离差(两侧髁突顶点和下颌角点至前鼻棘中点的线距差)、Go—ANS距离差(下颌骨两侧对应结构的线距差)减小,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偏斜度降低。治疗后Cs—Go长度差(即两侧升支长度差)比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Me长度差(即下颌综合长度差)治疗后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Me长度差(颌体长度差)治疗后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壳寡聚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变形链球菌标准株ATCC 25175,采用对倍稀释法测定COS对变形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菌落计数法,通过时间—杀菌曲线的变化,分析COS对细菌生长速度的影响;将COS及变形链球菌菌悬液各1 m L接种于无菌试管内厌氧培养,使COS的终浓度分别达到1/2 MIC、1/4 MIC、1/8MIC,测定上清液p H变化并绘制p H曲线;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壳寡聚糖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羟磷灰石能力的影响。结果 COS对变形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00 g/L和4.00 g/L;COS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较高浓度时对细菌还具有杀菌作用。亚抑菌浓度的COS可显著影响变形链球菌的产酸性和粘附能力,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COS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和粘附能力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鞠铎  孟祥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43-143,145
目的针对年轻恒前牙损伤后牙髓的愈合程度鉴别进行诊断和总结。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6月接诊的90例年轻恒前牙损伤病例,随机选择45例作为试验组,其余45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电活力,温度测试等方法进行愈合诊断,对照组采用常规实验性治疗,对病例的牙髓愈合情况进行诊断和判断。结果试验组45例中,28例脱位牙恢复完全愈合,通过电活力测试,达到标准。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检查和诊断后,15例确定为完全愈合。与诊断前正常的年轻恒前牙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对年轻恒前牙损伤后的牙髓愈合程度进行诊断时,临床上采用电活力和温度测试等动态手段,有利于对牙髓愈合程度的判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即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为口腔科常见疾病,其病因复杂[1]。该病以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及周期性复发为临床特点,因黏膜创面灼痛等刺激可影响患者的进食、语言及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已经引起口腔科临床  相似文献   
7.
综合治疗牙周炎6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鞠铎  周平秀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112-3113
牙周炎是一种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造成的破坏性疾病,其特征是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性病变,易造成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导致牙龈的急、慢性炎症。综合治疗方法是目前最常见的抑制牙周病原菌的生长,降低细菌密度的方法。本研究对65例牙周炎患者的综合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血清及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记录53例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AL)、探诊出血指数(BOP),同时采用引入生物素-链霉亲合素系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BioELISA)检测上述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以及龈沟液中TNF-α、IL-4的水平.结果 经牙周基础治疗后,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PD、AL、BOP显著低于治疗前,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4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龈沟液中TNF-α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IL-4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较好;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4等细胞因子的浓度影响不大,但可使龈沟液中TNF-α浓度降低、IL-4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