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自行研制的祛泻壮元袋外治虚寒性腹泻60例,治愈率63.3%,总有效率98.3%,与补脾益肠丸对照组30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明显优于补脾益肠丸。祛泻壮元袋对虚寒性腹泻病人的腹部畏寒喜暖、脐腹冷痛、腹胀、肠鸣、腹泻有良好的治愈效果,且经大便常规、纤维结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造影等临床检验所验证。在治疗中、舌象、脉象也随治疗效果呈正相关改变。未见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祛泻壮元袋外治虚寒性腹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病人60例,平均年龄47.72岁±I2.89岁,给予祛泻壮元袋外用;对照组病人30例,平均年龄47.33岁±12.04岁,给予补脾益肠丸口服,每次6g,3次/d,两组疗程均为60d,并与治疗前后分别行大便常规、纤维结肠镜及全消化道钡餐透视等临床检验.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率43.3%,总有效率达80%.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祛泻壮元袋对虚寒性腹泻病人疗效显著,尤其对病人所表现的腹部畏寒喜暖、脐周冷痛、腹胀、肠鸣、腹泻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未见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孤立性胃十二指肠静脉曲张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从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 10年间共收治门脉高压 94 6例 ,发现孤立性胃十二指肠静脉曲张 5 6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率 5 .9%。肝硬化 35例 ,占 6 2 .5 % ;胰腺疾患 11例 ,占 19.6 % ;其他 10例 ,占 17.9%。 2 1例患者呕血、黑便 ,出血率为37.5 %。外科手术治疗 19例 ,内镜下硬化治疗 8例 ,急诊止血 3例 ,血管介入栓塞治疗 1例 ,余 30例内科保守治疗。结论 :孤立性胃十二指肠静脉曲张大部分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 ,部分病因是胰腺疾患。治疗据病因不同采取不同措施 ,有手术适应证者尽量争取手术治疗 ,内镜下硬化治疗可作为孤立性胃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时的止血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EMR)治疗大肠平坦型病变的效果。方法将染色内镜检出直-乙状结肠平坦型病变72个经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测、气量诱导试验、黏膜下注射非提起征后实施EMR治疗。EMR术前依据病灶大小在其边缘黏膜下注射正肾素盐水,采用圈套整块切除。大于2cm的病灶在边缘3~5mm处针状刀环周电灼标记,然后用针刀连同电灼标记在内的正常黏膜整块剥离切除,将所有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72个病变实施EMR全部成功,二次切除3个病灶,无并发症。术后病理示腺瘤47个,其中有异型增生的腺瘤32个;炎症增生20个;黏膜内癌5个。黏膜内癌及有异型增生的病例术后随诊9~30个月,未见肠腔狭窄及复发。结论EMR治疗大肠平坦型腺瘤及黏膜内癌彻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胃黏膜粗大皱襞的胃镜诊断与病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胃黏膜粗大皱襞的胃镜诊断与病因。方法:对68例首次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粗大皱者襞进行胃镜及临床随访。结果:胃黏膜粗大皱襞的病因有HP感染相关性胃炎(47.1%),皮革胃(23.5%)。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11.8%),Menetrier病(5.9%),其余艾-卓综合症,嗜酸细胞性胃炎,甲减、慢性浅表性胃炎并肠化生(各占2.9%)。形成胃黏膜粗大皱襞的病因70.6%具有胃镜下较典型形态特征,29.4%形态特征不典型,甚至少数胃良性病变胃镜表现为恶性征象,相反胃恶性病变仅表现为一般的炎症及糜烂,造成胃镜下误诊,胃镜及胃镜下病理确诊率为82.4%。胃镜下多次多点活检,深凿活检,黏膜切除法及超声内镜可提高早期的诊断率,本组病例HP感染率高达83.8%。根除HP感染可使胃黏膜粗大皱襞消失。结论:胃黏膜粗大皱襞的病因最常见为HP感染相关性胃炎,其次为皮革胃,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Menetrier病。HP感染与胃黏膜粗大皱襞的形成关系密切。根除HP感染可作为其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胃镜、胃镜下病理及超声内镜是诊断胃黏膜粗大皱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烟台市区胃癌发病率及临床内镜特征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我院10年间经胃镜、病理检查及外科手术诊断为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本组10年间共检出胃癌2192例,检出率7.29%;(2)胃癌患者男女之比为2.82: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3)胃癌患者平均检出年龄60.24岁,以50-70年龄多发,占57.11%;(4)早期胃癌检出率19.29%.结论 (1)本组胃癌检出率7.29%。胃癌检出人数有逐年增加趋势。胃癌男性多于女性;(2)胃癌的好发部位为胃窦,以隆起型为主;(3)胃癌高发病年龄在50-70岁.并发症以出血、梗阻居多;(4)胃癌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胃镜下缺乏特征性改变.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关键在于普及内镜普查及内镜医生认真仔细的检查及多点多部位活检.早期胃癌检出率17.02%,内镜下以Ⅲ型为主,占早期胃癌82.31%。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普通肠镜或X线钡灌肠检查,早期诊断率很低。尤其平坦型腺瘤和浅凹陷型早期癌,病变范围小,浸润性强,临床就诊多属晚期。我们采用黏膜染色联合放大肠镜检查403例患者,对结直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