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对载脂蛋白E(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应,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饲养ApoE-/-小鼠4周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脂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斑块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主动脉根部斑块明显,呈易损斑块特征,各给药组斑块有不同程度减轻;油红O和Masson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雷帕霉素组、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减小,胶原纤维含量升高(P<0.05),易损斑块趋于稳定。蛋白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黄连温胆汤中剂量组、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小鼠主动脉PI3K、Akt、mTOR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具有降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机的理论认识,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文献系统分析与横断面临床研究构建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条目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条目权重。在此基础上,结合条目权重及临床实用性原则建立诊断标准。结果 文献系统分析筛选条目43个,横断面临床研究纳入患者400例,筛选条目39个,归纳分类后形成包含67个条目的条目池;经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筛选保留条目28个;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权重类条目(0.0430~0.1976)9个、中权重类条目(0.0153~0.0289)9个与低权重类条目(0.0060~0.0147)10个。结合临床实用性原则,优化形成包括必要指标(心绞痛程度进行性加重、近1个月反复发作性心绞痛等)、理化指标(心脏肌钙蛋白或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等)及舌象脉象(舌青紫或紫暗等、脉弦细或脉涩)3个维度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互结证诊断标准。两轮专家问卷咨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68、0.395,格朗巴赫系数为分别为0.967、0.893,提示专家意见一致性好,结果可信度高。结论 该诊断标准涵盖了反映瘀毒互结致病特点的宏观表征和理化指标,可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互结证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儿童机体发育未成熟,易患病且易产生危重症,应及时诊治。目前,现代医学目前仍缺乏特效药物,中医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从“虚“与“毒”两个方面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与辨治,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代谢组学"系统性""动态性""整体性"的特点与中医证候"整体观""时相性""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相吻合,因此代谢组学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多层面分析中医证候本质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从冠心病中医证候代谢组学研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代谢组学分析等方面,对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候本质代谢组学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推动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黄连温胆汤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效应,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炎症小体途径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饲养Apo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黄连温胆汤低剂量组[9 g/(kg·d)]、黄连温胆汤中剂量组[18 g/(kg·d)]、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36 g/(kg·d)],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4 w;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连温胆汤高剂量组血清TC显著降低(P<0.05),黄连温胆汤中、高剂量组血清LDL-C显著降低(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主动脉根部斑块呈易损斑块特征,各给药组斑块趋于稳定;黄连温胆汤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柴胡汤加味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价其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炎症因子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P <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AIP、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 <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P <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大柴胡汤加味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拟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BATMAN-TCM平台收集雄黄、青黛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GeneCards和PALM-IST平台收集MDS疾病靶点基因;采用Cytoscape 3.2.1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利用network analyzer插件进行拓扑结构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基因互作分析,采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青黄散治疗MDS的潜在活性成分4个,其中自由度≥2的重要靶基因54个;基因富集分析显示青黄散主要通过调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发挥治疗MDS的作用。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初步阐释了青黄散治疗MDS的潜在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揭示了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的特点,为后续机制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药藤菔降压片般药理学及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藤菔降压片主要药效学以外的一般药理学作用和急性毒性作用,为临床研究和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藤菔降压片高、中、低剂量组和溶媒对照组,观察藤菔降压片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将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以临床人日用量的175倍量予小鼠灌胃,观察藤菔降压片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一般药理学实验表明,藤菔降压片对清醒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对麻醉大鼠血压、心率、Q-T间期、P-R间期和QRS波群时间、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剂量组对心律和呼吸节律均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试验两组小鼠状态均正常,体重未见下降,无一死亡。结论:藤菔降压片在药效剂量范围内,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均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试验提示该药临床用药安全,说明本品安全性良好,毒副作用较小,值得进一步开发并且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索中药处方中应用活血解毒中药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全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共1 220例基线资料齐全、有完整中药处方信息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诊疗与随访数据,将处方中含有兼具活血、解毒功效中药的患者归为活血解毒中药组,处方中含有活血中药和解毒中药配伍的患者归为活血解毒处方组,其余患者归为对照组。采用Cox回归方法比较三组患者在1年随访期时再发心血管事件情况。结果 经校正的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活血解毒中药组的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和硬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分别降低了69%(P<0.01)和58%(P<0.05);活血解毒处方组的患者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风险降低了42%(P<0.01),而硬终点事件的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药处方中应用活血解毒中药,或将活血中药与解毒中药配伍使用,可显著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短期心血管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隔姜灸脐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于2021年3月—2021年7月选择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心力衰竭标准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隔姜灸脐疗,每日3柱,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研究,观察组心功能等级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MLHFQ评分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MLHFQ评分降低显著(P<0.05)。[结论] 隔姜灸脐疗可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操作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