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腺炎是女性常见疾病,本文针对临床中一例具有代表性的个案,相继发生哺乳期乳腺炎和慢性化脓性乳腺炎,分别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外治等方面阐述中医药在乳腺炎性疾病中的治疗特色与疗效,凸显川派名医大家文琢之老先生的思想,特此报道。  相似文献   
2.
当归四逆汤治疗冷荨麻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获得性冷荨麻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浸入冷水或接触寒冷处,数分钟内发生局部有瘙痒的水肿和风团。多见于面、手部,严重者身体其他部位也可累及。当这些患者在冷水中游泳或淋冷雨时,可发生类似组胺休克的全身症状,如头痛、皮肤潮红、低血压、甚至昏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砭石手法通乳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的疗效,探索乳汁不足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案。方法:采用砭石手法通乳,确保乳汁通畅后,选取乳腺穴、肝俞、膻中、足三里穴,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乳汁不足,均治疗1个疗程,随访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痊愈5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93.75%。结论:砭石手法通乳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乳汁不足的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简、便、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的乳腺疾病,以乳房疼痛、乳房结节或肿块、乳头溢液等表现为主,疼痛或与月经周期有关。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治疗,方法单一,临床疗效有限。目前本病的治疗多采用传统医药治疗方式,具有历史悠久、疗效独特的特点,本项临床研究就是使用乳房按摩啫喱、按摩膏,通过对乳房贴敷、按摩将药力渗透至乳腺,达到行气止痛、化痰散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多沿袭历代医家的辩证论治,遣方用药,治疗效果不十分满意。笔者从痤疮发病部位出发,依据中医整体观、痤疮发病部位与五脏的相关性,采用以分部论治为主要治则,并注重引经药物应用治疗本病,希望为痤疮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坏疽性脓皮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罕见,病情重,治疗棘手。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1则,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患者闵某,女,66岁。因“全身泛发红斑、丘疹10天,加重伴水疱5天”入院。1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红斑、丘疹,针尖至黄豆大小,边界不清,自觉瘙痒明显,至某诊所就诊,诊断不详,予以中药口服(具体不详),未好转。5天前,患者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湿疹”,予“祛风止痒口服液,湿疹喷雾剂,  相似文献   
8.
<正>药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但连翘败毒丸致药疹临床鲜有报道,笔者诊治1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以资临床借鉴。1病案举例患者李某,女,8岁,因全身泛发红斑、丘疹,渗液,伴瘙痒8 d,加重3 d由门诊收入我科。8 d前,患者因感冒自服连翘败毒丸,继而双上肢出现红斑、丘  相似文献   
9.
郭静  霍艳丹  秦悦思  刘瑶 《新中医》2012,(1):128-129
痤疮,属中医学肺风粉刺范畴,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多见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伴有皮脂溢出等症状。笔者根据临床所见及文献研究,认为痤疮的发生病因总归为热、湿、痰、瘀,而根据具体发病部位的不同,从中医学整体观出发,对痤疮进行分部论治,可收到较好疗效,现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颖  霍艳丹 《四川中医》2013,(10):136-13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治疗组,90例为采用肝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埋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服用中药煎剂柴胡疏肝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89%,对照组总有效率98.89%,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1)。结论:穴位埋线方法具有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的作用,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