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霍瑞楼 《河北中医》2016,(3):348-352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31例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肺益肾方中药雾化吸入治疗。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临床疗效,以问卷调查方式统计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2组治疗后第1 s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 G、Ig M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GRQ问卷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雾化吸入可改善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背景:补肾中药对动物及细胞实验研究提示具有防治骨质疏松及改善骨代谢作用,但补肾中药的配伍研究较少且复杂,且有效作用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药物物质基础尚不确定,筛选最佳配伍困难。 目的:通过采用不同补肾中药成分配伍,对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干预性培养,并对其增殖、分化、Smad4 mRNA表达进行测定,从而筛选并确定补肾中药的最佳配伍。 方法:第5代成骨细胞分为5组:淫羊藿苷组细胞中加入1×10-5 mol/L的淫羊藿苷;淫羊藿苷+柚皮苷组细胞中加入1×10-5 mol/L淫羊藿苷+1×10-5 mol/L柚皮苷;淫羊藿苷+薯蓣皂苷元组细胞中加入1×10-5 mol/L淫羊藿苷+1×10-5 mol/L薯蓣皂苷元;淫羊藿苷+梓醇组细胞中加入1×10-5 mol/L淫羊藿苷+1×10-5 mol/L梓醇;对照组细胞中加入10 μL生理盐水。每组6个复孔。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淫羊藿苷+柚皮苷组和淫羊藿苷+薯蓣皂苷元组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及Smad4 mRNA表达水平增加,且培养72 h时,淫羊藿苷+柚皮苷组成骨细胞增殖能力最强。48 h时,淫羊藿苷+柚皮苷组和淫羊藿苷+薯蓣皂苷元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72 h,淫羊藿苷+柚皮苷组和淫羊藿苷+梓醇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提示淫羊藿苷等补肾中药成分配伍可以影响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且其中以淫羊藿苷配伍柚皮苷的作用最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背景:补肾方药的动物及细胞实验研究提示具有防治骨质疏松及改善骨代谢作用,但补肾方药研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目前复方中药研究多采用的血清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方法却具有局限性,使有效作用成分及药物物质基础尚不确定。 目的:通过采用补肾方药有效成分配伍,在不同浓度和时间下,对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进行干预性培养,并对其增殖与分化情况进行测定,从而确定补肾方药对成骨细胞时效和量效关系,为补肾方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新生24 h的SD大鼠成骨细胞,采用补肾方药的“补药”和“泻药”有效化学成分不同比例配伍,实验分3组,即补>泻组、补<泻组和对照组,补>泻组、补<泻组分别加入质量浓度10,20,30 μg/L的补肾方药无血清培养基干预成骨细胞培养,在培养24,48,72 h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在培养48,72 h测定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分泌。 结果与结论:质量浓度为10 μg/L,在培养48 h,补>泻组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P < 0.05);质量浓度为20 μg/L时,各时间点补>泻组、补<泻组无明显差别,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增殖作用;质量浓度为30 μg/L,在培养48 h,补>泻组具有明显促增殖作用最强(P < 0.05),72 h时增殖作用减弱;质量浓度为10 μg/L,在培养72 h测得补>泻组具有促碱性磷酸酶分泌作用,质量浓度为20 μg/L,在培养24 h以补<泻组最明显(P < 0.05);质量浓度为30 μg/L,在培养72 h补>泻组促明显的促碱性磷酸酶分泌作用最佳(P < 0.05)。结果证实,补肾方药有效成分按补>泻组配伍比例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最强,且存在时-效及量-效关系。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地黄梓醇对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影响,为地黄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原代新生24 h SD大鼠成骨细胞,细胞传至第5代,分别加入1×10-3,1×10-5,1×10-7,1×10-9mol/L梓醇溶液及生理盐水10μL/孔,继续培养24,48,72 h后,分别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情况、骨钙素(BG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培养24 h时,1×10-3mol/L梓醇溶液能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P<0.05);培养48 h时,1×10-3mol/L梓醇溶液促增殖作用最强(P<0.05)。培养48h时,1×10-7mol/L组和1×10-3mol/L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培养72 h时,1×10-3mol/L组ALP活性显著增加(P<0.05)。培养48,72 h后,各浓度梓醇溶液组BG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1×10-3mol/L组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P均<0.05)。结论梓醇在1×10-5mol/L和1×10-3mol/L范围对体外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骨作用相对显著,尤其在1×10-3mol/L浓度下作用最显著,且具有时效及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