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慢性胆囊炎与糖尿病的关联性,并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住院的轻、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96例为研究对象。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耐量试验筛查糖尿病;做肝胆B超或CT筛查慢性胆囊炎,统计并比较有糖尿病者和无糖尿病者慢性胆囊炎的发生率。以同时合并慢性胆囊炎和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者72例为治疗Ⅰ组,单纯合并慢性胆囊炎者119例为治疗Ⅱ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比较治疗效果。治疗Ⅰ组无效者,加胰岛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慢性胆囊炎发生率,有糖尿病者100.0%(72/72),无糖尿病者36.7%(119/3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治疗,治疗Ⅰ组肝功能复常率及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Ⅱ组(P<0.01);胆道声像改善总有效率亦显著低于治疗Ⅱ组( P<0.01)。治疗Ⅰ组肝功能治疗无效者,加胰岛素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8.3%。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慢性胆囊炎与糖尿病密切相关,且糖尿病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肝功能及胆道病变的治疗效果,但可通过胰岛素治疗获得良好预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时,排查糖尿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部分血脂指标的异常变化。方法:18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肝炎组、中度慢性肝炎组、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症肝炎组。采用血液流变技术测定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血沉方程K值(Kesr)、红细胞聚集指数(RE)、红细胞电泳指数(EE);采用罗氏MODUL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与55例健康人群对照分析。结果:各肝病组ηb、ηp、RE、EE均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和重症肝炎组ηp除外),Hct、Kesr低于对照组(P<0.01),ESR和Kesr在肝硬化组和重症肝炎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组、重症肝炎组TG、TC、HDL-C、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ηb、ESR、Kesr、RE、TC、LDL-C与急性肝炎组和不同程度慢性肝炎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症肝炎组TC与肝硬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急性肝炎组与不同程度慢性肝炎组比较,Hct、RE、EE、TG、HDL-C、LDL-C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慢性肝炎组ηb、RE、EE、TC、HDL-C、LDL-C与轻、中度慢性肝炎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流变指标和血脂异常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层社区由于接诊人数多、人员流动性大、病种复杂等特点,社区医护人员面临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培训与教育,强化安全防护意识,避免职业暴露感染疾病,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0年2月-2012年10月住院的病毒性肝炎合并甲亢患者2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在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以小剂量甲巯咪唑联合益气养阴方控制甲亢症状;对照组除少数使用普萘洛尔控制心率外,均未采取其他任何针对甲亢的治疗措施。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血常规。统计治疗8周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LT,AST,TBil 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及组间均数比较使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 下降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总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094,P 〈0.01),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甲巯咪唑联合益气养阴方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甲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长,并呈年轻化趋势,应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从源头上防止或延缓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传染区2008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27例。在常规护肝基础上,对照组以诺和锐30控制血糖,治疗组则以诺和锐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方控制血糖。治疗期间定时检测肝功能、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统计肝功能复常时间,记录并统计每例患者低血糖事件次数及胰岛素日用量。治疗前后及组间均数比较使用t检验。结果治疗后2组肝功能均较前显著改善(P0.01),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较前显著下降(P0.01)。其中治疗后,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6.3%±0.6%)较对照组(7.3%±0.5%)更接近正常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6,P0.01)。治疗组肝功能复常时间[(28.7±5.61)d]短于对照组[(35.5±6.33)d]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P0.01)。低血糖事件治疗组为(0.8±0.3)次/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2±0.8)次/例(t=8.78,P0.01)。胰岛素日用量治疗组为(37.4±5.2)U,低于对照组(44.6±6.5)U,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6,P0.01)。结论诺和锐联合茵陈蒿汤加减方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的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慢性重症倾向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慢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1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52例、治疗2组68例和对照组51例。3组均予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治疗1组入院即使用抗菌药物,治疗2组在治疗1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中药,疗程为3周。观察比较三组肝功能变化、黄疸峰值、黄疸持续时间、重症肝炎发病率、胆囊B超声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总胆红素及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仅丙氨酸转氨酶下降,总胆红素反有上升;治疗1组、治疗2组在控制黄疸上升、缩短黄疸期、胆囊B超声像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中以治疗2组改善程度更优。治疗1组、治疗2组重症肝炎发病率均较对照组低(P<0.01或P<0.05)。结论:慢性重症倾向乙型肝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早期使用抗菌药对预后具有积极意义,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改善,基层卫生服务站的工作量日益增加,社区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医院感染已成为突出的公共问题.本文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减少污染环节,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