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的治疗方案对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解痉平喘、化痰止咳及沙丁胺醇的治疗,实验组另外给布地奈德的治疗。治疗7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实验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更佳(P〈0.05);实验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哮喘患者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并提高其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相应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接诊的200例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进行研究。将200例患者按照是否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0例。实验组100例患者均在治疗过程中发生铜绿假单胞菌,对照组患者未出现铜绿假单胞菌。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与对照组垆〈0.01);实验组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和机械通气的病例数明显多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亚胺培南、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使用的病例数明显多与对照组(P〈0.01)。结论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和机械通气的病例数及亚胺培南、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的使用,需采取恰当的护理应对措施才能减少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效果与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进行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解热镇痛、止咳化痰等。实验组加用莫西沙星、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后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实验组的痊愈率为55.0%,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率为35.0%,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痊愈率和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莫西沙星相较于左氧氟沙星有更好的治愈率,并且在日后的观察中也发现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较少。因此本研究认为该药更适合老年患者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当中治疗,在今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治疗高龄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龄重症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三代抗生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3%,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罗培南治疗高龄重症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ICU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病死危险因素与相应临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9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患者病死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结果:96例患者病死率为57.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存活组与死亡组在APACHEⅡ评分、年龄、SIRS数目、血液感染、平均动脉压及白蛋白、24 h尿量与MODS数目8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白蛋白、SIRS数目、APACHEⅡ评分与MODS数目是导致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ICU感染性休克展开治疗时,对炎症反应进行积极调控,以去除病因为基础展开综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该疾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动静脉血 pH 差值(AVpH)、中心静脉 –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对感染性休克早期预后判 断的意义。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 66 例, 将 32 例 Pcv–aCO2 增高≥ 6 mmHg 的患者纳入高 Pcv–aCO2 组,将其余 34 例纳入低 Pcv–aCO2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性 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中心静脉压(CVP)、AVpH、Pcv–aCO2、 血乳酸,6 h早期目标指导治疗(EGDT)达标率等。结果:低Pcv–aCO2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低 Pcv–aCO2 组 SOFA 低于高 Pcv–aCO2 组,ΔSOFA 高于高 Pcv–aCO2 组,AVpH 低于 高 Pcv–aCO2 组,6 h EGDT 达标率高于高 Pcv–aCO2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0 时刻,低 Pcv–aCO2 组 乳酸低于高 Pcv–aCO2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数据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AVpH、Pcv–aCO2 对感染性休克严重程度、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危重患者器官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危重患者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2005年10月-2007年7月入住本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6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依病情每次静脉给予200~400 kU,每日2~4次,疗程5~7 d.均于两组患者入ICU即刻及3、5和7 d清晨抽取肘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氧合指数(PaO2/FiO2);并记录是否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否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及终点结果.结果 治疗组呼吸机使用率(23.3%)、肝功能障碍率(3.3%)、肾功能异常率(10.0%)及病死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3%、23.3%、46.7%、10.0%,P<0.05或P<0.01).治疗组上述各指标的改善程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5 d和7 d时AST、BUN、Cr及PaO2/Fi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ALT、APTT、FIB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仅对照组有1例进行血液透析.结论 乌司他丁对危重患者肝、肾、肺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危重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雷涌 《中外医疗》2012,31(26):95+97-95,97
目的研究并探讨胺碘酮对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该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共收治的9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由45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构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运用胺碘酮的方式来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45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胺碘酮的治疗方式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伴高危快速型心律失常来进行治疗,不仅非常的安全、可靠,且还能够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