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研究白芷提取物对自发2型糖尿病db/db(C57BLKS/J)小鼠皮肤溃疡新生血管成熟的影响与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白芷提取物组,同窝雄性db/m小鼠作为对照组。背部打孔法制备糖尿病溃疡小鼠模型。白芷提取物组以白芷提取物1.8 g/kg ig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1 d。记录创伤后2、4、7、11、14、21 d小鼠创面大致情况;对创伤后11 d各组小鼠创面进行HE、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新生血管数量与成熟情况以及创面叉头转录因子(FOXO1)、血管生成素-2 (Ang-2)在创面组织中的定位表达;体外根据不同干预条件,将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糖浓度缺氧组、高糖缺氧组、高渗缺氧组、高糖缺氧+白芷提取物组。并将不同干预条件下内皮细胞与周细胞共培养,观察白芷提取物干预高糖缺氧下内皮细胞对周细胞趋化作用及体外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Western bloting法检测各组创面组织及内皮细胞中FOXO1、p-FOXO1、Ang-2蛋白水平及其上游蛋白激酶B (Akt)蛋白及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创伤后4、7、11、14、21 d,白芷提取物组创面愈合速率、创面恢复大致情况、创面组织中血管形成数量及新生血管成熟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白芷提取物组中FOXO1和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白芷提取物组中p-Akt、p-FOXO1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体外实验中白芷提取物干预高糖缺氧下内皮细胞后,细胞中FOXO1和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Akt,p-FOXO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此外,白芷提取物能提高高糖缺氧下内皮细胞对周细胞的趋化作用,促进高糖缺氧下内皮细胞与周细胞体外管状结构形成。结论白芷提取物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与成熟,从而提高db/db小鼠创面愈合速率和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FOXO1/Ang-2通路,实现内皮细胞对周细胞募集及管状结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病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钙蛋白酶-2(Calpain-2)表达水平及与心脏结构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房颤的病人150例为观察组,依据2020年ESC/EACTS房颤诊断和管理指南将其分为非阵发性房颤组和阵发性房颤组;选取同时段健康体检者12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IL-1β、Calpain-2以及超声心动图中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等指标,比较3组不同指标是否存在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IL-1β、Calpain-2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中IL-1β、Calpain-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非阵发性房颤病人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病人(P<0.05)。在超声心动图指标中非阵发性房颤组LAD、LVDd均高于阵发性房颤组以及对照组(P<0.05),LVEF、FS均低于阵发性房颤组及对照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开展以工作坊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培训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3日—2020年1月10日参与2019年安徽省城市医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所有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所有学员分别开展3场教学活动,包括全科门诊教学、病例讨论和全科教学查房。通过对学员的现场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活动效果,了解参加培训的全科转岗医师对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感受及体会。数据经整理后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共调查培训学员243人,现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计231份,有效回收率为95.1%。总体评价:学员认为该教学模式效果优秀的比例较高,达到84.0%,良好的为14.7%,一般的为1.3%。不同教学活动评价:病例讨论教学的认可度最高,优秀率达到81.8%;全科门诊教学演示优秀率相对较低,为72.7%。自我评价:大多数学员各维度能力均有很大提高[全科医学理论知识(83.1%)、全科门诊接诊能力(81.4%)、临床基本技能(82.3%)、病历书写(84.4%)、医患沟通技巧(81.4%)、以人为中心的临床思维(74.5%)、全科诊疗思维(82.7%)、自我学习能力(78.8%)]。学员提出的主要建议及意见包括疾病健康管理知识传授应加强(57.1%)、个性化培养不足(54.1%)、培养方案体系未标准化(36.8%)、教材建设不足(25.6%)、考核方案应进一步改善(22.5%)及应加强双语教学(15.2%)。  结论  工作坊教学模式对提升全科医生综合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c1(NFATc1)、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心房颤动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心房颤动病人139例作为心房颤动组(房颤组),选取同期窦性心律的健康体检者10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血清中NFATc1、MAPK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TGF的表达。比较2组受试者血生化指标及心脏彩超检查指标。分析NFATc1、MAPK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的相关性,探讨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果房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NFATc1、MAPK、CTGF水平及LAD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FATc1、MAPK水平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195、-0.189,P < 0.01),与LAD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288、0.244,P < 0.01)。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FATc1、MAPK水平升高及LAD增大均为心房颤动发病的危险因素(P < 0.01)。 结论心房颤动病人血清中NFATc1、MAPK、CTGF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心房颤动(AF)病人血清中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的表达水平以及进行两者与左房内径(LAD)的相关性研究,并探讨NLRP3、IL-6R与A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AF病人150例,分为阵发性房颤(PAF)84例,非阵发性房颤(nPAF)66例。120名同期经检查排除AF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的临床病例资料,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F病人及无AF体检者血清中的NLRP3、IL-6R的水平,在心脏彩超室测量阵发性AF病人AF未发作时的LAD,比较3组间各指标差异。结果:PAF组及nPAF组中的NLRP3和IL-6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AF组与nPAF组之间的NLRP3及IL-6R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及nPAF组中的NLRP3与IL-6R均与LAD呈正相关关系(r=0.771、r=0.674,P<0.05)。NLRP3、IL-6R、LAD和年龄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LPR3和IL-6R是AF发生的危险因素,其可能是通...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老龄化的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己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其防治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参麦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因其辨证施治的个性化优势且疗效肯定,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被广泛运用;同时,其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也日益明朗。现代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可通过减轻心肌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微循环功能障碍、保护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抑制心室重构、减轻药物心脏毒性及抗病毒等作用产生心肌保护作用;还可通过舒缩血管、保护内皮细胞及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产生心血管保护作用;另外,参麦注射液可降低血液黏度及血脂,具有改善血流流变学的作用。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及基础研究阐明其疗效及作用靶点,以进一步证实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