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家驹  张广中  陶有强 《河南中医》2013,33(8):1223-1225
经方诊治耳鸣,辨证不出六经,临证时当遵先辨六经再辨方证的原则,详细审明六经归属,辩明表里寒热虚实,方可不犯原则性错误.耳鸣多见邪气上扰清窍,其中属少阳半表半里热者居多,但太阴病水饮上犯者亦不少见,对属于半表半里证的少阳热扰所致耳鸣,给予和解少阳之法常可获效;对于太阴里虚寒,水饮上逆所致耳鸣,则当治以温胃降逆利饮之法.  相似文献   
2.
经方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其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上承《神农本草经》与《汤液经法》。经方的辨证论治是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临证中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是其具体实施步骤。六经来自八纲,辨六经的依据主要是六经病的提纲证,六经统摄,方证相应,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相似文献   
3.
经方非常重视虚实辨证,强调依据正邪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或祛邪兼以扶正,或扶正兼以祛邪。在辨六经方证的基础上,强调扶助正气、攻补兼施以祛邪而不伤正。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呵护人体的阳气、气血津液等,不可盲目攻邪。  相似文献   
4.
从度量衡制的沿革探讨了中医方药计量的变化,对古今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分析,有些计量概念进行了考据研究,有些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经方计量一尺合今23.1cm,一升合今200mL,一两合今13.8g的考据更具说服力;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标称值不确定,是一两合今13.8g与15.6g分歧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学者考证并否认“神农称”的存在及其对中国医用度量衡的影响。至于“复秤”与“古药升”诸说文献依据尚感不足,有待进一步考证。经方临证中具体剂量的研究,在今后一段时期,仍将是围绕相关影响因素限定下剂量适应范围的确定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八纲是中医重要理论,八纲辨证是临床最基础和适用范围最广的辨证方法。但近来医家多认为八纲确立于近代,八纲一名虽然始自近代祝味菊先生,但历代已对八纲进行了论述,并已明确指出八纲的临床重要性和实用性。从中医理论源泉的《黄帝内经》中可见大量的对八纲实质内容的论述,八纲实际上起源于《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被称作中医学经典,分别成书于秦汉时期和东汉末年,虽然2部著作成书年代相去不远,但理论指导思想却大相径庭。历代认为《伤寒论》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其依据就是《伤寒论》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23个字。因此,历代医家多以《内经》解读伤寒,致使仲景学术本源累世迷惑莫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