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8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 0 1年 4月— 2 0 0 4年 7月我院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97例 ,随机分为三组。改良式剖宫产(观察 )组 182例 ,年龄 2 3~ 4 2岁 ,初产妇 14 0例 ,经产妇 4 2例 ;腹部直切口剖宫产 (对照A)组 6 3例 ,年龄 2 1~ 38岁 ,初产妇 5 0例 ,经产妇 13例 ;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 (对照B)组5 2例 ,年龄 2 3~ 33岁 ,初产妇 4 8例 ,经产妇 4例。三组产妇均具有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臀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过期妊娠等剖宫产指征。三组产妇年龄、孕产次、孕…  相似文献   
2.
徐雯  陶娟  程立  吴斌龙 《新中医》2013,(11):78-80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对贝赫切特病(BD)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2例BD患者分为治疗组(甘草泻心汤加强的松治疗)与对照组(强的松治疗),疗程8周,观察疗效及BD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并设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0例(76.92%),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临床痊愈1l例(42.31%),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92%。2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D患者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IFN-γ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IL-10、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较健康组增高(P〈0.05)。52例BD患者,共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主包括食欲减退、腹胀、轻度血压增高、轻度浮肿等,对症处理或停药1周后可恢复正常。本次研究中未有病例退出实验.结论:甘草泻心汤能改善BD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影响BD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6、IL-10、TNF-α、IFN-γ的水平,提高糖皮质激素疗效、  相似文献   
3.
报告2例表皮囊肿并发毛母质瘤。例1,男,34岁。右侧大腿上方有一灰褐色肿块,直径4cm。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囊肿的囊壁不完整,囊肿中央和周边均为成片的影细胞,囊肿中央的影细胞内可见许多小而圆的嗜伊红角化中心,提示向毛母质分化,未见嗜碱性细胞。例2,女,20岁。右上臂暗蓝色、质硬的皮下结节,直径1cm。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囊肿与毛母质瘤同时存在于真皮内,相互独立,毛母质瘤内可见嗜碱性细胞和影细胞。2例患者均未出现加德纳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来华留学生培养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知名度、中国大学国际化程度的环节之一.皮肤科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在来华留学生中有一定的需求,但大多数以东南亚来源国和非洲国家为主,其文化背景、医学基础知识差异大,很多不懂中文,缺乏统一的英文或英汉皮肤性病学教材等,这些都给带教老师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该文分享...  相似文献   
5.
19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发病形式及患者就诊时的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10年来1 958例SLE住院患者的病历,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1 958份病例中,临床特征以关节痛(炎)最多(53.8%),其次为面部红斑(48.3%)、发热(36.1%)、肾损害症状(24.5%)。②男女发病比例为1.0︰15.0,男性以皮疹最多见,占59.0%,高于女性47.6%,其次为发热(47.5%),高于女性(35.3%),关节痛(炎)(45.9%低于女性(54.3%),男性肾损害(36.9%),高于女性(23.7%)。③不同年龄患病率:≤20岁(19.2%),>40岁(18.8%),20~40岁(62.0%)。④从出现症状到住院:发热13.8个月,肾损害症状19.5个月,关节痛(炎)36.9个月,面部红斑37.2个月。结论关节痛(炎)、面部红斑、发热是SL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就诊的主因。中青年女性发病率高,男性皮疹、发热、肾损害发生率高,而女性关节痛(炎)发生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脑卒中后锥体束华勒变性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脑卒中累及单侧大脑半球锥体束的病变并继发华勒变性病例76例,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T1WI、T2WI、FLAIR)及CT平扫,并对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结果在原发病变基础上,可见继发病变均沿锥体束方向分布;CT表现为等或低密度,MRI表现为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FLAIR呈稍高信号;变性晚期MRI及CT均显示伴有患侧大脑脚及桥脑萎缩。结论脑卒中累及锥体束可导致锥体束继发性华勒变性,通过辨识原发病灶与继发病灶的关系,再结合病变的分布特点及相应影像表现,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实施血液透析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将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研究组患者则开展QCC活动,比较组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低血压发生率为3.3%,对照组为23.3%,研究组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的开展能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透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进而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在不同年龄、性别、种族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1,2〕,好发于育龄女性,占病人的90%~95%,但也见于儿童和老人〔3〕。其临床表现、病程及预后变化多样,以周期性静止  相似文献   
10.
神经系统受累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一系列高度异质性的神经精神症状.其中精神症状主要包括精神病、急性意识错乱状态、情绪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和焦虑症.然而,当前仍缺乏相关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准则,导致对精神狼疮患者的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当.因此,本文围绕精神狼疮展开综述,促进患者及临床医生对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