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意义表达。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对20例前列腺癌和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前列腺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结论:PCNA是判断肿瘤细胞增殖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估计前列腺癌的分化、转移及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GSTP1过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统肿瘤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长趋势。因此,寻找一种特异的诊断指标以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显得尤为重要。近年发现在前列腺癌中由于DNA过度甲基化造成失活的基因很多,其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P1目前研究较多,最有希望成为一个新的前列腺癌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有关GSTP1过甲基化与前列腺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分子小,结构简单的无色、微溶于水的气体。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NO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它是一种新型的细胞信使分子,在调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生理过程[1]。现重点就一氧化氮与男性不育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与前列腺结石(PC)的关系.方法 对500例健康人群和491例CP患者经直肠B超检测PC,将其分成CP与CP+Pc组,进行CPSI评分.结果 ①对照组PC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χ2=68,P<0.001);②CP与对照组各年龄段PC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1);CP组各年龄段PC的检出率分别为15.79%、30.09%、55.66%、66.15%、82.76%,各年龄段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③CP与CP+PC组CPS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P中PC的检出率明显增多,且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年龄与CP是形成PC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乙型肝炎是全球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大约2.4亿人为血清HBsAg携带者~([1]),其中15%~40%的人将会发展成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2])。粪便菌群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将正常人的粪便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以治疗特定疾病,如肠道疾病、艰难梭菌感染等。1 FMT的起源、历史和现状FMT并不是当代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早在公元4世纪的中国就有应用记录。葛洪用绳子悬吊正常人的粪便给患有严重腹泻和食物中毒的患者口服。  相似文献   
6.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男科常见的疾病,占男科疾病的56%以上[1].勃起功能障碍(ED)是慢性前列腺炎较为常见的伴随症状.Trinchieri等[2]一项研究显示,在39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有34%的患者存在ED.ED对男性正常的性生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目前认为通过对ED的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也是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重要部分.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们应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ED,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CP)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疾病,其中90%左右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1].CP大多数发生机制及病因尚不清楚,而相关病理提示CP后期前列腺组织伴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CP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有关.现就近年CP前列腺组织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一、组织器官纤维化由于各种慢性刺激因素(炎性反应、免疫、毒素、缺血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导致器官实质细胞发生坏死,纤维结缔组织,包括细胞成分和细胞外基质(ECM)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的病理过程,程度较轻者称为纤维化,重者引起组织结构破坏而发生器官硬化.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4岁.因体检B超检查发现右肾占位5年,右侧腰痛1个月,于2009年2月16日入院.查体:右肾区叩击痛阳性.CT检查见右肾中下极实质内2.5 cm×3.0 cm类圆形实性占位,密度略低,CT值26 HU,增强后明显强化,CT值98~131 HU;双侧肾盂未见扩张,肾血管无特殊,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ronic prostatitis(CP) and prostatic calculi(PC).Methods 500 normal volunteers and 491 patients with CP were measured PC by transrectal B ultrasongraphy(TAU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alculi and non-calculi group,CPSI scores were obtained.Results ①Discoverable rate of PC was increased with aging in healthy controls(χ2 = 68,p < 0.001) ; ②Discoverable rate of PC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very age segment between healthy controls and CP( p <0.001); discoverable rate of PC was 15.79%、30.09%、55.66%、66.15%、82.76% in every age segment with CP respectively; difference in every age segment was significant(p <0.001) ; ③CPSI scores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lculi and non-calculi group(p>0.05).Conclusions Discoverable rate of PC was increased in CP ,and increased with aging; age and CP are imporetant foctor forming P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结石对血清PSA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健康人群、60例CP、80例BPH经会阴超声检查前列腺结石的发生率,同时进行血清PSA的检测.结果 三组间前列腺结石的发生率分别为9.17%、41.67%、58.75%,差异有显著性;且三组间结石组与非结石组年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血清PSA在三组间结石组与非结石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前列腺结石在BPH、CP中检出率较高,其发病率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前列腺结石对血清PSA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