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张司农治暑全書,載有“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之說。叶天士論瘧又引用此語,諄諄以戒吐人之浪用柴、葛,可謂苦口婆心,而后人不察,奉为金科玉律,信而不疑。但余对此种說法。别有见解提出商討如下: 柴胡葛根,同为清热解表之剂,其性味則涼而不燥,考各家本草所載,柴胡能潤心肺,清泄少阳邪热,葛根生津止渴,堪清阳明胃火。再观叶天士所註本草經解,亦从未有柴胡刧肝阴,葛根而竭胃汁之論。于此柴胡刧肝阴,葛根竭胃汁之说,似有所不能成立之处。且临床之用柴胡  相似文献   
2.
蛔虫寄生于人身腸內,影响人体健康实大。多数之蛔虫团集时,有起腸梗塞之虞。一旦游走,为害尤烈。窜入輸胆管,乃起黄疸;游入气管支,即生窒息,甚至死亡。腸伤寒可因蛔虫之游走,而引起腸穿孔,及出血之危險。吾人临床診断蛔虫病时,除凭患者主訴有蛔虫史,以及粪便鏡檢有虫卵外;主要着重在症狀上的診断.如貧血、羸瘦,营养不良,或面部生白斑,惡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內容丰富多彩,治疗疾病方法甚多。內服藥剂,有湯、散、丹、丸之别,外治技术有針、引、膏摩之殊。更有卒病眩仆,不省人事,采取(口畜)鼻得嚏,施行临时急救,确能通关开窍,起死回生者。例如用通关散,臥龙丹等藥,或用紙捻搐鼻取嚏,既便又賤,难能可貴。余历年来,曾遇有卒中,中暑,痙厥,痛阙等疾患。屡次施用取嚏急救,効果頗佳。丁茲发揚祖国医藥之秋,又值增产节約之际,不敢自秘,谨作簡介云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定人工饲养雄性白暨豚血清睾酮(T)含量对其雄激素的活动周期进行观察并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T,试剂盒由天津DPC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每月中旬采集尾静脉血样,采血时间为上午,分离血清后冷冻保存待测。结果:白暨豚血清T浓度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1996年~2002年(除2000年外),高峰值均出现在每年的4、5月份,然后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至9、10月以后逐渐下降,仅2000年高峰值在出现7月份,但3至7月呈高水平平台期。结论:白暨豚性腺活动在每年春季进入活跃期,持续至夏秋季,而在冬季呈相对静止期。表明白暨豚是一种多发情期和季节性繁殖动物,可为白暨豚今后人工繁殖及克隆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T浓度还与动物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一、黛矾散配制及用法黛矾散,用青黛、明矾、二药組成。每日药量,为青黛五分,明矾一錢,共研细末,和匀以膠囊盛裝,分三次服用,取白糖水,或开水过口呑服。如无膠囊盛裝,以白糖水調服药末亦可。服五日为一个疗程,須复診观察情况,继續施用。輕者一般約三个疗程,黄疸即可消失,重者,約四个疗程,即能获愈。二、疗效分析本院治疗黄疸型肝炎,(阳黄)常用黛矾散,不服其他药物。自1960年底起,至1963年10月止,先后治愈有30例,其中男性17人,女性13人。計服黛矾散三个疗程获愈者12人,四个疗程获愈者18人,其中做过  相似文献   
6.
例一:周赵氏,女性,年四六岁,住掘港鎭。于一九五八年,因骤患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伴有胆汁及蚘虫一条,经西医注射治疗未止,邀余会诊,检查:体温正常,脉象弦滑,苔厚舌红,心下压痛,偏于右侧,背肩引痛,坐立不安,皮肤巩膜发现黄染,溺赤,便难。此因湿热阻蕴,肠胃失降,蚘虫不安其所,遂致游走,迷入胆道之候。用乌梅丸法,进退为治。处方:臭萸二分拌川連八分,另煎和服。广箱黄三钱,另煎和服。绵茵陈五钱,广玉金三钱,广木香一钱半,川柏二钱,川椒五分,捣乌梅肉三钱。法半夏二钱,煨川栋子四钱,花梹榔四钱,炒白芍三钱半,姜汁炒竹茹二钱,煎湯徐徐呷下。  相似文献   
7.
前言西医所謂伤寒病。与中医之湿温、暑湿、伏暑等病症状机轉完全相同。而肠出血是伤寒病并发症之一,且又为湿溫等病所共有之症。一般肠出血多发生于伤寒病第三星期左右,往往患者驟然腹痛,大便下血,色赤或紫,血量中等,甚至大量不等,全身陷于虛弱状态,脈多细数,或虛泛无力,設及时处理得当,自可轉危为安,化险为夷,其  相似文献   
8.
肠梗阻系一种急性腹腔病,属于西医外科手术治疗范围。但在限于环境条件下,不得不采取对症治疗,以冀万一。余在近数年间,曾用中药治疗,获愈数例,效果颇佳。然此类患者,多属不全性肠梗阻;若系绞窄性或因呕吐脱水过甚,陷于衰竭情况者,恐获效不大。兹将所治病例列后,以供海内同仁参考。 (一)顾捷连,男性,38岁,住余荡乡牛栏村。于一九四九年春间,骤患大便不涵。腹部胀痛拒按,呕吐颇甚。体温正常,脉象弦滑,舌苔厚腻。邀余治疗,询其  相似文献   
9.
前言小便不通,古称癃閉,令人謂之尿潴留。系属泌尿系統疾患。茲將治癒癃閉兩例介紹于后,以供同志参考。 (一)患者吳曹氏,女性,年71岁,住掘港镇王彭街。因患急性胃腸炎,吐瀉后,小便驟然不通,少腹脹滿,痛苦呻吟,虽经西医治疗,注射青霉素針藥,并施行导尿手术,未能緩解。病经三日,延余治疗。检查:体溫36.5℃,脈象細迟,苔白,不思飲  相似文献   
10.
(一) 前言 鈎虫病、古称脫力黄,或黃胖、萎黄。在中医文献上,早有记载。一股钩虫病患者,在体征上甚易辨識;大都面肤萎黃,倦怠乏力,能食而不能劳动;且伴有头眩、心悸、气急、腹胀,甚至发生浮肿等症状。脈象多呈虛細无力,或弦緩不等。再从粪便中检查钩虫卵,更易作明确診断。但在农村中,往往限于客观条件,无显微鏡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