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长托宁与硝酸甘油联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长托宁组、硝酸甘油组和长托宁与硝酸甘油联用组(简称“联合”组),分别给予静脉注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用药后起效时间、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较长托宁组或硝酸甘油组高(P〈0.05或P〈0.01),联合组SBP、DBP、HR和SaO2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均P〈0.01)。联合组起效时间与长托宁组或硝酸甘油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不良反应联合组较硝酸甘油组明显减少(P〈O.05或P〈O.01),而联合组与长托宁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长托宁联用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肯定,平均起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至2007年9月,我院急诊科共救治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312例,从中选出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73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吸氧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使用戊乙奎醚(长托宁)和氨茶碱,并进行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的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病情危急,病死率高,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往往由于患者症状多样化或无典型症状而误诊、漏诊,不能及时诊治以致病情恶化。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包括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多由脑组织、脑神经病变引起,占眩晕总人数的30%左右;周围性眩晕多与耳部疾病有关,占眩晕总人数的70%,临床表现除眩晕外,尚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等临床症状及体征。2010年12月以来,我科应用培他司丁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周围性眩晕,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影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收集368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特征及可能影响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因素,随访发病后3个月时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住院期间有67.9%(250/368)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高危组、极高危组Ⅱ组及极高危Ⅰ组他汀类药物应用的指南符合率分别为28.1%(18/64),44.1%(30/68)和72.3% (136/18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与糖尿病病史(OR=1.789,P=0.032)及颈动脉易损斑块存在相关(OR=5.308,P=0.000).3个月时他汀类药物总体应用率为22.6%(82/363),明显低于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P=0.000).3个月时高危组、极高危Ⅱ组及极高危Ⅰ组他汀类药物应用的指南符合率分别为12.9% (8/62),28.8% (19/66)和32.1%(60/187).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个月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好与出院医嘱相关(OR=50.739,P=0.000).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依从性差,与指南存在差距;出院医嘱是二级预防中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好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脑血流CT灌注情况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分、脑CT灌注成像各项指标[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积(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血清ICAM-1、IGF-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脑CT灌注成像各项指标及血清ICAM-1、IGF-1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FMA评分、脑CT灌注成像各项指标及血清ICAM-1、IGF-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温针灸可降低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ICAM-1水平,提高IGF-1水平,有效改善脑血流灌注水平,从而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性功能的改变特点.方法 将56例老年住院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31例)和非梗死组(25例),于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行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IEF-5)问卷调查,比较各组间以及随访前后IIEF-5评分的变化.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组全发生勃起功能障碍(ED)较非梗死组(24例,96.0%)高,且重度ED的发生率较高(8例,25.8%),两组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ED程度较重.随访康复治疗6个月后脑梗死患者的IIEF-5评分较前明显增加.结论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后ED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程度更为严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ED更为严重.卒中后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勃起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醒脑活动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静滴:观察组除采用上述治疗方法外,加服醒脑活血汤,20d为1疗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SS、ADL评分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醒脑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进展性脑梗死(SIP)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1]。进展时间多发生在发病后6h到1周,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治疗不及时将引起不可逆神经功能缺失,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它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常见类型,约占脑梗死的20%。合理认识其危险因素,对于早期积极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20例进展性脑梗死和同期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