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古今治疗咳喘病证的中药方剂很多,其中不乏以子药为君的方剂,如: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苏葶丸、苏葶滚痰丸、苏葶定喘丸等。笔者以多味子药为主,同时结合辨证论治治疗小儿咳喘病,每获效验。现撷要分述于下。 笔者常用的子药有:苏子、葶苈子、牛蒡子、白芥子、莱菔子、车前子、五味子、诃子、冬瓜子、莲子、白附子。除白附子外,其余均为植物的种子,所以称为子药。 1 痰浊阻肺从阳化热证 常用葶苈子、牛蒡子、莱菔子、车前子、冬瓜子。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沉降。《本草求真》载:“辛  相似文献   
3.
陈笑平 《中国校医》1998,12(4):285-286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患。近年来对哮喘的机理及治疗的认识进展迅速。在发病的机理方面突出了气道慢性炎症的重要性及气道的高反应性的临床特征,从而在治疗方面强调了吸入疗法,尤其是皮质激素的吸入治疗的优点,这些都引起了世界性的广泛重视。自1995年2月  相似文献   
4.
祛风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祛风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0例福州大学医院(350002)刘萍,陈笑平关键词:喉源性咳嗽,中医药疗法,祛风利咽汤,治疗应用喉源性咳嗽系指咽喉部疾病而发生的咳嗽。笔者运用自拟祛风利咽汤治疗本病,每每获效。现将1992年以来治疗记录完整的50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笑平 《四川中医》2000,18(3):11-12
近来,中西医对哮喘的不同认识已引起医界的日益重视,但对其思维方式的讨论却不多见。为此,笔者愿借此抛砖引玉,并就教于同道同仁。1中医对同伟的认识与其思维方式1.l注重时间(动态)思维由于传统中医的理论核心是建立在以时间为基础的阴阳五行学说之上的,因而对哮喘进行辨证论治时,总是注重于哮喘的时间性的(或动态性的)特征,甚至就连对哮证与喘证的划分也是如此。如《临证指南医案爆》认为喘证“邪散则喘亦止,后不复发;……若夫哮证,……邪伏于里,留于肺俞,故频发频止,淹缠岁月”。《证治汇补·哮病》说:“哮为痰险之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导管系统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0例不孕妇女的160条阻塞的输卵管进行选择性造影及再通术。统计1年来的妊娠率和输卵管通畅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00例输卵管完全梗阻患者160条输卵管中144条管腔获得再通,其中56条仅输卵管选择性造影(SSG)就获得了再通,占35%。其余均采用输卵管选择性造影(SSG)和再通术(FTR)获得再通,选择性插管成功率为98%,近端阻塞成功率为89%,中远端成功率为30%,复通率90%。术后随访观察l~2年,再通后妊娠率为30%,结果显示与文献报道相一致。结论用自制导管系统进行选择性造影与再通术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应作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CT在颅脑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本院近两年来160例颅脑损伤患者CT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CT能及时有效显示颅脑损伤,为其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肝血管瘤是肝内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患者由于病灶较小,无明显症状[1],常因健康体检由超声检查发现而需进一步做CT检查,可见于任何年龄,多见于成人,以女性多见。多层螺旋CT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与《内经》的时空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内经》时空观的角度挖掘传统中医思维方式的深层成因,是中医理论思维中值得关注的独特视角。《内经》中注重时间、注重循环的具象时空观,对其后的中医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传统中医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系统、动态的整体观,使得传统中医从一开始就带有仆素辩证法的鲜明特性;另一方面,它也使传统中医失去了对各种具体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具体过程作进一步探索的兴趣,阻碍了传统中医的概念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它不能提供概念得以发展的抽象时空。当然,传统中医的时间观及整体观在目前无疑还有可取之处。从现代医学以及其他科学的发展情况来看,重视时间及重视系统整体功能的科学热情正在高涨。中医时辰医学的思路与方法对现代时间医学来说有许多可借鉴与启迪的地方,对现代“整体医学”来说,中医整体动态平衡观亦可作为新思潮的新起点。然而,中医若要跟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在一些根本观念上亦亟需加以变革。其中这一便是其主客不分、互渗互融和循环往复的具象时空观。正是它妨碍了医学中严谨概念与定理的确立,使之丧失了从直观经验到实验科学的中间环节,从而使中医在理论上长期止于古老经典的引证、校释或发挥,而未能有根本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