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乳酸脱氢酶(LDH)、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短期预后情况。方法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采用病例抽样的方法选取该院收治并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测定受试者的血清LDH、TPO水平。根据患者LDH水平是否大于总体均值水平,分为高LDH组和低LDH组;根据患者治疗后TPO水平是否大于总体均值,将患者分为高TPO组和低TPO组。预后评估包括临床症状评估及生活质量评估两个部分。结果接受治疗后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LDH水平比治疗前下降,TPO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的持续性头痛、恶心、呕吐、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LDH组的持续性头痛、盗汗、身体钝痛感、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低于低LD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TPO组的发热、盗汗、身体钝痛感、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评分低于高TP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LDH、低TPO水平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短期预后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花生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花生壳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浸提剂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温度等影响因素;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花生壳提取液中总黄酮;参照Fenton反应原理研究花生壳总黄酮的清除·OH作用。结果:花生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料液比1:20(m:V),在80℃下浸提2h;D-101大孔吸附树脂能较好分离富集花生壳黄酮类物质;花生壳总黄酮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有较好的清除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花生壳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莫西沙星联合益生菌培菲康治疗伴有细菌移位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60例IBS-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抗菌药物莫西沙星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服用莫西沙星4周后,口服培菲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细胞因子、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8、TNF、CD8+均降低(t=2.989,P=0.003;t=10.600,P=0;t=11.142,P=0;t=23.583,P=0;t=13.483,P=0;t=47.851,P=0;t=7.583,P=0;t=10.375,P=0);CD4+/CD8+升高(t=14.013,P=0;t=16.663,P=0),且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CD8+低于对照组(t=14.583,P=0.00;t=21.934,P=0;t=33.217,P=0;t=12.484,P=0),CD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标本类型与检测次数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评价SARS-CoV-2核酸与IgM抗体检测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连续3次(每天1次)采集患者的痰、咽拭子、血液、唾液和晨尿标本,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SARS-CoV-2核酸,同时检测患者血浆SARS-CoV-2 IgM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以下分析:1次与连续3次(每天1次)检测5种标本的SARS-CoV-2核酸阳性率;1次与连续3次(每天1次)检测SARS-CoV-2 IgM抗体的阳性率;连续3次检测5种标本的SARS-CoV-2核酸阳性率与SARS-CoV-2 IgM抗体检测的阳性率比较,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COVID-19患者的检出情况.结果 1次检测5种标本SARS-CoV-2核酸,各标本的阳性率:痰46.66%,咽拭子40.00%,血浆13.33%,唾液33.33%,晨尿0;同种标本连续检测3次SARS-CoV-2核酸,各标本的阳性率:痰80.00%,咽拭子66.66%,血浆13.33%,唾液60.00%,晨尿0.1次与连续3次检测患者血浆SARS-CoV-2 IgM抗体的阳性率均为93.33%.血浆SARS-CoV-2 IgM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ARS-CoV-2核酸技术,两种方法联合对COVID-19的检出率为100.00%.结论 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与采集标本种类相关,多次多部位采集标本可明显提高SARS-CoV-2核酸阳性检出率.SARS-CoV-2 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SARS-CoV-2核酸技术,两种方法联合可明显提高COVID-19的实验室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病例资料 患者,蒲某,女性,24岁,因左侧腘窝包块3月来就诊。自述3个月前在无意间发现左侧腘窝处有一如红枣样大小的包块,质中、无压痛,不影响膝关节活动。因症状不重,故未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近月来该包块增长迅速,包块长至鸡蛋大小,但无压痛、无红肿及发热。膝关节活动未受任何影响。患者患病以来无发热、乏力、盗汗、午后潮热,无体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的疗效分析及其对NO、IFN-γ、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就诊的124例儿童流感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所有入选患儿收集病史,进行体格、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血流量抗体滴度检查,并采集鼻咽分泌物进行呼吸道病毒免疫荧光染色检查。对照组患儿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观察组予以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奥司他韦,观察两组疗效及其对NO、IFN-γ、IL-17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证候疗效、体温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发热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发热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恶寒消失时间、肌肉酸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继发性疾病包括中耳炎、扁桃体炎和鼻窦炎,观察组继发性疾病4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5,P=0.676>0.05)。治疗前两组的NO、IFN-γ、IL-17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两组NO、IFN-γ均升高,IL-17均下降,其中观察组改变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病毒感染时可使NO、IFN-γ升高,IL-17下降,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以普遍耐受,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