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院于1990年~1999年收治胃癌、食管癌、肝癌、肺癌(以下简称四癌)共2766例。现将四癌的发病分布以及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四癌2766例,其中男2104例,占76%,女 662例,占 24%,年龄 20~ 76岁,平均年龄59.2岁。1.2四种癌症的分布情况:见表1。1.3四种癌症的年龄分布:见表2。1.4四种癌症性别分布:见表3。1.5四种癌症感染部位分布及构成比:见表4。2结果2.1发病年龄:2766例因癌患者中,60岁以上663例(663/2766),5…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造影在经腋静脉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中导引和术后并发症诊断、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并经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的34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静脉造影导引穿刺成功率、置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静脉造影在并发症诊断和预测中的作用。 结果 静脉造影导引下腋静脉穿刺成功率97.4%(76/78),所有患者TIVAP植入均获成功。误穿动脉3例,气胸1例。术前应用静脉造影预测夹闭综合征2例。术后应用静脉造影诊断导管阻塞3例,纤维蛋白鞘2例。随访确诊5例症状性静脉血栓,36例无症状性静脉血栓,发生率12%(41/34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栓弹力图(TEG)、腋静脉显影延迟、同侧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史与静脉血栓发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VEF、腋静脉显影延迟、同侧PICC植入史是静脉血栓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静脉造影导引下经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安全可行,静脉造影在并发症诊断和预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TJLB)在弥漫性肝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TJLB的35例弥漫性肝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一般资料、技术成功率、组织学标本充分性、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6 s,25例国际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呃逆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0年至1994年间,共收治脑卒中468例,其中呃逆患者52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2例中,男36例,女16例,年龄48~60岁30例,60~70岁16例,70岁以上6例,平均年龄62.4岁。 1.2 病因:脑梗塞8例,脑出血26例,脑血栓形成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 1.3 临床表现:脑卒中发生后,24小时内呃逆12例,24~48小时28例,48小时后12例。呃逆持续4~6小时24例,6小时~12小时22例,12小时~24小时8例,24小时以上8例。心电图检查:正常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药物的胶囊剂逐渐增多,有些病人嫌胶囊不好吞,老人和小孩更觉胶囊难吞,于是干脆把胶囊打开,将其中的药粉倒出来服用,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药物用胶囊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掩盖某些药物的不良气味,二是有的药物不需在胃中而必须在肠中溶解,故制成肠溶胶囊剂以保证药物效力充分发挥,三是为了使药品整洁美观,使病人不至于产生厌恶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把药粉倒出来服,不但影响疗效,还会产生一些副反应,为了您的健康,应连同胶囊一起吞服。(李向东摘自《教科导报·世界周刊》)家庭护士胶囊千万别打开服用@陈天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几年来对潜艇长(远)航前卫生防疫工作的经验,为舰艇部队航前卫生防病_T-作提供借鉴。方法依据有关规定,结合舰艇部队实际情况,边保障,边实践,边总结潜艇长(远)航前卫生防疫工作做法。结果针对潜艇长(远)航卫生防疫保障特点,总结出几点做法:(1)做好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官兵身体素质;(2)强化体能训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能力;(3)做好备航和出发前心理防护准备工作;(4)严格落实航前后健康体检制度,严把体检质量关;(5)加强卫生监督.确保饮食卫生安全;(6)实施消杀灭工作,严防传染病发生。结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为舰艇部队长(远)航前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测量正常子宫微循环灌注随月经周期变化的价值.方法:10例育龄期健康女性志愿者于经期(第3天)、增生早期(第7天)、增生晚期(第12天)、分泌早期(第17天)及经前期(第27天)行盆腔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T2 WI和IVIM.测量子宫内膜、结合带及外肌层的真实扩散系数(D)、假性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比较月经周期各时间点D、D*及f值的差异,统计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子宫的三层结构中仅内膜的f值在经前期与增生早期以及结合带的f值在经前期与经期、经前期与增生早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5、0.037、0.038),其余各时间点间f、D和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的f值自增生早期至经前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在增生晚期达峰值.子宫3层结构间两两比较,在经期、增生早期、分泌早期和经前期,内膜与结合带、结合带与外肌层间D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24、0.009和0.014;0.029、0.001、0.004和0.000),且D值的大小为结合带<内膜<外肌层;除经期外,其它4期时子宫内膜与外肌层、结合带与外肌层间f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经期和增生晚期,其它3期时子宫内膜与外肌层、结合带与外肌层间D*值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IM-DWI是非侵入性评价正常子宫在月经周期中微循环变化情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同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186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观察组TACE治疗同步行RFA治疗。治疗后2个月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水平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随访观察治疗后1、2 a生存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TACE+RFA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客观缓解率(64.52%)高于对照组(40.86%)(P0.05),有效率(91.40%)与对照组(83.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血清AFP[(86.32±41.76)、(135.08±58.39)μg/L]均低于治疗前[(223.28±82.17)、(216.62±89.25)μg/L],QOL评分[(38.35±9.32)、(32.68±7.86)分]高于治疗前[(22.53±8.26)、(23.36±6.35)分](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血清AFP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 a生存率(88.17%)与对照组(81.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a生存率(73.12%)高于对照组(45.16%)(P0.05);2组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AFP水平≥200μg/L(HR=3.32,95%CI:1.87~5.92,P=0.002)、肿瘤直径5 cm(HR=2.05,95%CI:1.25~3.23,P=0.013)、BCLC分期C期(HR=5.37,95%CI:2.62~8.78,P=0.001)是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TACE+RFA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TACE联合同步RFA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效果良好,可提高QOL及2 a生存率;治疗前高血清AFP、肿瘤直径5 cm及BCLC分期C期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疾病及治疗状态下的生理、心理体验及其影响因素,为提出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甘肃省某医院透析室腹膜透析患者中采用目标饱和抽样获得研究样本、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获得研究对象在当前疾病及治疗状态下的生理、心理感受的资料,运用Nvivo 7.0定性资料辅助分析软件及Colaizzi现象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腹膜透析患者普遍有导管出口感染的直接生理不适;有头晕、失眠、便秘等日常生理机能的失常以及抵抗力下降所致的感冒频发。心理方面主要为对长期治疗费用的担心;各种持续的消极情绪影响了健康观和生命观、尤其男性患者多为消极应对态度;多有对无法履行家庭责任的歉疚、对家庭和社会支持的渴望。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生理、心理的不良体验,对患者的生命活动造成直接或间接的不良影响。严格规范医护人员透析操作技术、全方位关心患者的生命质量;加强以家庭为中心的疾病管理健康教育;呼吁和推动欠发达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政策、维护晚期肾脏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权益、构建满足患者个性化的包括生理、心理、社交等立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腹膜透析患者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小RNA-24-3p(miR-24-3p)对食管癌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为对照,采用RT-qPCR检测食管癌细胞TE11、Eca109和EC9706中miR-24-3p和KLF6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KLF6蛋白的表达。用anti-miR-24-3p和KLF6 siRNA转染EC9706细胞,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检测细胞中与增殖、凋亡相关的蛋白以及IL-6/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IL-6的表达。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4-3p与KLF6靶向调控的关系。结果:食管癌癌细胞TE11、Eca109和EC9706中miR-24-3p表达上调(P<0.05),KLF6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敲减EC9706细胞miR-24-3p表达可抑制其细胞活力,诱导其凋亡,并抑制细胞CDK4、cyclin D1、CDC25A、p-STAT3、IL-6及Bcl-2的表达,促进caspase-3和Bax的表达。结论:miR-24-3p可靶向KLF6基因调控IL-6/STAT3信号通路影响食管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