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5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超声图像特征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7~13MHz线阵探头探查136例临床怀疑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观察胫舟、胫距前、胫跟、距腓前、跟腓、胫距后、距腓后韧带,共计952条韧带,其中,51例的超声结果与手术比较。结果 46例侧副韧带完全及部分撕裂伤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侧副韧带挫伤以肿胀为主,部分撕裂伤超声表现为韧带局部连续性中断(跟腓韧带)和不规则低-无回声区内见丝状结构相连,完全撕裂伤超声表现为韧带连续性中断,断端挛缩(跟腓韧带)和不规则低-无回声区贯穿整条韧带,无明显断端挛缩征。结论 高频超声对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无创、较准确、廉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比声学造影在乳头溢液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两类共5种造影剂对30例乳头溢液患者行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液体造影剂可扩张导管,便于观察病变.含微气泡造影剂除扩张导管外,对病变的定位指示作用强.对比声学造影前后高频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0%及73.3%.结论对比声学造影可提高导管内小病变检出率,提供病变导管的详细部位、导管扩张程度,显示占位病变,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对乳头溢液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乳头溢液患者术前均行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所有检查结果均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乳头溢液疾病高频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1.7%及79.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内乳头状瘤高频超声与声学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及7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导管声学造影可提高导管内小病变的检出率,显示详细的病变部位及扩张的导管,为手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声学造影检查明显优于高频超声检查。此种检查简单、方便、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乳头溢液性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至1997年应用高频超声对20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了超声诊断。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20例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7-60岁;病程2—30天;膝部扭伤2例,车祸撞击伤18例,其中局部骨折3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腓骨骨折1例);右膝4例,左膝1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4例,外侧副韧带损伤5例,内外侧副韧带同时损伤1例。临床表现:膝关节局部肿痛、活动受限以及局部压痛。所有病例均在超声诊断后手术。使用美国ATLHDL300)全数字电脑声像仪、L5-10MHz超宽频高频线阵探头…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在肾脏外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肾脏外伤分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5例肾脏外伤疑诊患者行CEUS检查,并对肾损伤分级诊断结果与CT或手术分级结果相对比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肾脏外伤43例,CEUS检出40例。CEUS分级为Ⅰ级损伤12例,Ⅱ级损伤11例,Ⅲ级损伤7例,Ⅳ级损伤8例,Ⅴ级损伤2例。CEUS漏诊3例,均为Ⅰ级损伤,另有3例出现分级错误,其中1例将Ⅲ级高估为Ⅳ级,2例将Ⅳ级低估为Ⅲ级。超声造影评价肾损伤的分级与CT或手术分级的一致性指数为0.831(P=0.000),两者的一致性很好。CEUS检出肾脏外伤病灶的敏感性为93.0%,特异性100.0%,准确性93.3%。结论CEUS能较准确判断肾脏损伤的分级,正确指导临床减少对Ⅰ、Ⅱ、Ⅲ级肾损伤患者的不必要手术探查,避免对Ⅳ、Ⅴ级肾损伤患者盲目保守治疗,为保留肾单位的治疗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常规超声和对比超声在监测肝脾外伤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并对两者进行比较.方法 81例确诊肝脾外伤患者,对其中58例非手术治疗及17例保脾(或保肝)手术的患者进行常规超声结合对比超声动态监测.结果 75例肝脾外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7%(11/75),病变包括迟发性出血2例,肝内假性动脉瘤2例,脾内假性动脉瘤3例,非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2例,脾梗死2例.结论 常规超声与对比超声互为补充,有利于提高肝脾外伤并发症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肾脏外伤的超声造影分级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肾脏外伤分级与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9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肾脏外伤患者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结合监测随访.结果 59例肾脏外伤患者,8例接受手术治疗,51例接受非手术治疗;其中50例完全愈合,9例不完全愈合;超声造影发现并发症4例.均为Ⅳ级损伤.结论 超声造影可在肾脏外伤的动态随访中及时发现并发症,了解预后情况,可成为肾脏外伤诊断及追踪随访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重骨颗粒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软骨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住院或门诊KOA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方案为盐酸氨基葡萄糖0.75 g/次,2次/d;对照组为重骨颗粒每次10 g,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服用12周。每组治疗前后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来评定两组疾病活动度并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IL-17、IL-35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蛋白聚糖水平。结果 治疗后各组KOA患者WOMAC评分、VAS评分、Lequesne评分、中医证侯积分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MMP-13、COMP及IL-17、CRP、ESR水平明显下降(P<0.01);BMP-2、蛋白聚糖及IL-35水平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疾病活动度评分、MMP-13、C...  相似文献   
9.
10.
高频超声在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至1997年应用高频超声对20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例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17—60岁,病程2—30天。膝部扭伤2例、车祸撞击伤18例;其中局部骨折3例(胫骨平台骨折2例、腓骨骨折1例)。右膝4例、左膝1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4例、外侧副韧带损伤5例、内外侧副韧带同时损伤1例。临床表现为:膝关节局部肿痛、活动受限以及局部压痛。所有病例均在超声诊断后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