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卵巢早衰是40岁以前由于卵巢功能衰竭所致的闭经,所以治疗闭经得首先治疗卵巢早衰.张萍青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30余年,多年来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卵巢早衰的治疗有许多有效验案.作者随张老师临证侍诊,现将其对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见解和治疗经验作一整理概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验证,探究裘氏内异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结合文献检索筛选出裘氏内异方有效活性成分;于TCMSP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基因靶标;于DisGeNET、DRUGBANK、GeneCards、OMIM 数据库筛选疾病相关靶点,利用 Venny 2.0 数据库获取药物作用靶点与EMs疾病靶点的交集靶点;通过 STRING11.0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作用靶点;利用Cytosac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标网络;利用 DAVID数据库平台分析 KEGG 通路。通过子宫异位内膜大鼠模型进行相关验证,随机分为 6 组,分别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孕三烯酮组(阳性对照组)、裘氏内异方高剂量组(QNY-H组)、裘氏内异方中剂量组(QNY-M组)、裘氏内异方低剂量组(QNY-L组),每组 10只。不同药物处理 4周,测定各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面积及病变的粘连评分,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同时测定各组经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最有可能的核心靶标和通路的靶蛋白和靶基因表达水平,以验证裘氏内异方治疗EMs的机制。结果 共筛选出裘氏内异方有效活性成分19种,对应裘氏内异方的240个靶标。3816个基因与EMs密切相关,其中132个与裘氏内异方的靶点重叠,被认为与治疗相关。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裘氏内异主要活性成分木犀草苷、槲皮素、延胡索甲素、淫羊藿苷、山柰酚等,可能通过 AKT1、IL-6、VEGFA、EGFR、JUN等靶点,作用于 PI3K-AKT、雌激素等信号通路从而治疗EMs。动物实验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异位内膜面积、Di Paola R评分、子宫HE评分、PI3K、Akt、VEGFA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孕三烯酮组和裘氏内异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子宫异位内膜面积、Di Paola R评分、子宫HE评分、PI3K、Akt、VEGF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裘氏内异方是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和多途径协同治疗EMs,干预PI3K-AKT 信号通路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张萍青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用药规律,并为中医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张萍青教授门诊的113例子宫腺肌病病例,共640份医案,将患者临床信息录入临床方剂基础数据库,对药物频数、药性药味、归经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频数≥100的36味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640份医案共用中药196种,累计用药频数11 630次,其中频数最多者为丹参,其后依次为忍冬藤、赤芍、仙茅、苁蓉、仙灵脾、蒲公英、阳春砂、鳖甲、熟地。药性使用频数最多的为“温”,药味使用频数最多的为“甘”。聚类分析将药物聚为5类,提炼出5对药对或药组:丹参与赤芍;地鳖虫与水蛭;皂角刺与鳖甲;仙茅与仙灵脾、苁蓉;忍冬藤与蒲公英、蛇舌草。[结论]张萍青教授认为子宫腺肌病的病因病机以肾虚为本,瘀毒为标,本虚标实,治疗上以扶正为本,温补先天为主,清化热毒、祛瘀止痛,且用药集中,善用药对。  相似文献   
4.
张萍青主任医师治疗经间期出血首重脾肾,肾虚用震灵丹、六味地黄丸加减,脾虚用四君子汤合二至丸化裁.按不同月经周期分期用药,自拟冲任Ⅰ、Ⅱ、Ⅲ号方,以求动中有静,活中有敛,对由湿热、瘀血、肝火引起的出血以实时症候为基准,针对具体个案予以配伍加减,侧重调整阴阳平衡,调经以止血.  相似文献   
5.
<正>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青春期功血)属于无排卵型功血,约占功血的70%~80%,在青春期子宫异常出血中约占90%。临床表现为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断,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浙江省中医院妇产科张萍青主任医师业医30余年,擅长治疗妇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对青春期功血的中西医治疗颇有研究,兹将张老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经验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 子宫腺肌病(AM)是妇科难治性疑难病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个体化治疗目前被广泛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优势。 目的 观察复方大血藤灌肠剂联合地屈孕酮治疗AM腹腔镜术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浙江省中医院经腹腔镜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AM且经中医辨证属瘀热互结型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使用复方大血藤灌肠剂联合口服地屈孕酮;对照组仅口服地屈孕酮。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症候评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估〕、月经量评分〔采用失血量图形分析评分法(PBAC)进行评分〕、子宫体积、卵巢功能指标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情况。比较两组疗程结束后1年的远期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u=2.140,P=0.032)。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PBAC评分、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CA125低于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LH、CA125高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20.8%(5例),妊娠率为8.3%(2例);对照组复发率为45.5%(10例),妊娠率为9.1%(2例),两组复发率、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166、0.008,P>0.05)。 结论 复方大血藤灌肠剂联合地屈孕酮治疗AM,能降低中医症候评分、缩小子宫体积,减轻疼痛,减少月经量,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地屈孕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裘氏内异方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各自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AM)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均为自愿行腹腔镜下AM病灶切除术的患者,按术后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GnRH-a组30例,接受GnRH-a治疗,中药组28例,接受裘氏内异方治疗,联合组29例,接受GnRH-a联合裘氏内异方治疗。术前及术后第1、3、6、12个月,观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子宫体积、血红蛋白、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不良反应。术后第1、3、6、12个月比较并分析各组间的临床疗效,术后第12个月观察各组间的复发率及妊娠率。结果术后第12个月GnRH-a组、中药组、联合组有效率分别为60.00%(18/30)、57.14%(16/28)、93.10%(27/29),复发率分别为33.33%(10/30)、32.14%(9/28)、3.45%(1/29),妊娠率分别为3.33%(1/30)、3.57%(1/28)、3.45%(1/29)。3组有效率(χ~2=11.027)及复发率(χ~2=18.59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术前比较, 3组术后第1、3、6、12个月VAS评分均下降(P0.05),血红蛋白均升高(P0.05),子宫体积均缩小(P0.05),CA125水平均下降(P0.05)。在术后第1、 3个月,VAS评分联合组较GnRH-a组、中药组下降(P0.05)。术后第6、12个月,联合组血红蛋白高于其他两组(P0.05)。在术后第1、6个月,血清CA125联合组低于GnRH-a组(P0.05),但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第12个月,亦低于中药组(P0.05)。结论单用裘氏内异方或GnRH-a,其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联合使用可改善腹腔镜下AM病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911年前浙派中医治疗痛经的经验,探究其特色。[方法]对浙派中医古籍文献中有关痛经的论述、病案等进行摘录整理,总结痛经病机及治疗特色。[结果]浙派中医治疗痛经以“气血失调”为主要病机,提倡以寒热虚实为纲的气血辨证法,从月经有无先后失期、经血色量如何、痛在经行前后三方面进行辨证。文献所记载的痛经证型共8种,分别为血气虚证、血虚有滞证、血虚有寒证、血虚有热证、冲任不足证、肝气郁滞证、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以“温通清化、调和血气”为治则。浙派中医发扬命门学说,擅用温药,记载痛经要药10味,分别为凌霄花、白芍、马鞭草、玄胡、京三棱、鹿角、阳起石、白头翁根、莲房、荷叶。[结论]浙派中医治疗痛经从“气血”立论“,温补“”清化”以治本“,调畅气血”为根本,以辨证论治、治病求本为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