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3篇
综合类   5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45 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酮类固醇-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和白细胞(W BC)、嗜中性粒细胞(PMN)、白细胞介素-2(IL-2)的测定,以了解CHD 患者内皮细胞(EC)的损伤及功能变化,并悦宁定(enalapril)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CHD 患者ET、WBC、PMN 明显高于正常;6-keto-PGF1a则明显低于正常;IL-2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明显低于正常,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通过enalapril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提示:enalapril对CHD 患者VEC损伤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小影像Koch三角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病人射频消融时应注意的问题 ,右前斜位 30°透视下 ,将最大希氏束 (HBE)电位记录处与冠状静脉窦口 (CSo)处的影像距离容纳不下 3个 8F加硬大头电极者定义为小影像Koch三角 ,对 16例小影像Koch三角的AVNRT病人 ,参照慢径消融法行射频消融。结果 :16例病人中 ,成功消融靶点位于CSo水平以下者 12例 ,与CSo位于同一水平者 3例 ,位于CSo水平以上者 1例。 16例病人经消融后房室传导跳跃现象消失者 14例 ;跳跃现象存在 ,但无心房回波 ,异丙肾上腺素亦不能诱发AVNRT者 2例。上述 12例中有 1例于术中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 (AVB) ,术后 2 4h发生Ⅱ度Ⅱ型AVB ,出院后随访 3个月未能恢复正常 ,因心率为 38~ 5 0次 /分 ,并伴有脑供血不足症状 ,遂置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其余病人经过 3.5± 1.2 (0 .5~ 5 )年的随访 ,无AVNRT复发 ,亦无AVB发生。结论 :对于小影像Koch三角AVNRT病人的射频消融 ,应突破常规消融时的区位划分概念 ,主要在CSo前下方寻找并消融慢径 ,并根据放电后反应及时调整消融参数。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是指经过多种类型的研究已确定的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等,前三者可称为不可控制性的高危因素,而后四者称为可控制的高危因素。作者回顾分析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冠心病患者及非冠心病患者,比较两组高危因素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4.
吉训恋  陆士娟 《中成药》2020,(1):254-256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疗程2周。检测每搏心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YHA心功能分级状况、安全性及血清脑钠肽(NT-ProBNP)、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V、LVEF、心功能0级+I级+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LVESD、LVEDD,NT-proBNP、CK、CK-MB水平,心功能Ⅲ级+Ⅳ级比例降低(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介入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13例,发病时间12~48小时。结果13例病人经溶栓治疗后闭塞血管均再通,其有效率为100%,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局部血管内溶栓术可作为血栓性动脉闭塞的基础疗法。它的溶栓成功率高,又因使用的溶栓剂剂量不大,出血并发症很少。  相似文献   
6.
曾某,男,43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入院,EKG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血心肌酶符合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规律。冠脉造影示冠脉无狭窄性病变,左心室造影示:左室心尖部运动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时对左室肥厚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将103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随机分为两组,氯沙坦治疗组50例,氨氯地平治疗组53例,疗程8wk。测定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血尿酸、超声心动图、空腹血糖及肝肾功能。结果两组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降压效果相似;氯沙坦组改善左室肥厚及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明显优于氨氯地平组,对空腹血糖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作用,亦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沙坦和氨氯地平均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而氯沙坦有改善左室肥厚及降低高血尿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脏介入诊疗术中并发症发生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脏介入性诊断与治疗中 ,影响并发症的因素很多 ,且常常难以完全避免。尽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有许多共同之处 ,但并非完全相同。 1999年 1月~2 0 0 0年 12月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 2 15例病人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12例。1 临床资料12例发生并发症 ,男 10例、女 2例 ,年龄 15~ 6 4(4 6±11)岁。 12例中 ,射频消融术中出现 4例 ,其中气胸 1例、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 2例 ,心包填塞 1例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中出现 3例 ,分别为心包填塞、小脑梗塞和二尖瓣前叶穿孔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冠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普通电极导管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在急诊心律失常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普通电极导管对91例心律失常急症行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其中严重窦性心动过缓46例,高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0例,心脏骤停11例,室速3例。结果起搏成功89例,占97.8%;窦性心动过缓者、房室传导阻滞、室速者全部成功,11例心跳骤停9例成功。结论普通电极紧急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是治疗心律失常急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长分化因子(GDF-15)属于生长分化因子家族,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之一。它是一种有心脏保护性能的生物因子,能抑制心肌细胞的肥大、心肌重塑和细胞凋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因子和压力过载的情况下GDF-15浓度迅速增大,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和肺栓塞提供短期或长期独立的预后信息。它是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和治疗决策的潜在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