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LBL)为一组不同细胞来源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淋巴瘤。近年来,国外对该肿瘤的报道不断增多,特别是有关其免疫学、细胞化学的研究。但国内  相似文献   
2.
患者石××,女,51岁,因白带增多半年伴腰酸乏力,门诊检查发现阴道肿物而于83年8月13日收入我院(住院号:63432)。患者月经初潮14岁,周期30/3~5天,量中等,无痛经史,51岁闭经。19岁结婚,末次生育年龄31岁,其母患有宫颈癌已8年,经本院放疗后仍健在。体检:T37℃,P76次/分,血压110/70毫米汞柱,心律整,无明显病理杂音,心脏无明显扩大,二肺呼吸音清晰。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腹平软,肝脾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9200,中性白细胞73%,淋巴球23%,大单核1%,嗜伊红3%,红血球总数384万,血色素11.6克,小便常规白血球5~8/HPF,略  相似文献   
3.
肝肾阴竭 湿热内蕴(肝炎后肝硬化,肝-肾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临床病理讨论”与一般“临床病理讨论”的目的要求、形式和讨论的侧重点等方面均有不同。通过中医临床典型病证的病理剖析,结合类似病例的病理对照观察,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某些概念进行分析和讨论,使我们在细胞水平的深度对这些病证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因此,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一种新形式。  相似文献   
4.
淋巴细胞与绵羊红细胞自发性玫瑰花结(E花结)试验是用于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功能分类的重要方法,本文试图通过29例经形态学及ABC法免疫酶标记证实的T细胞淋巴瘤(TNHL)、B细胞淋巴瘤(BNHL)和何杰金病(HD)E花结涂片分析,取11例淋巴结慢性炎症和转移性癌作对照,探讨HE染色、单个细胞不能确定为瘤细胞时,E花结试验在恶性淋巴瘤功能分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细血管扩张(Capillary telangiectases),属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1928年Cushing和Baiiley二氏根据病变血管周围间质的成份不同,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分为二大类:(1)真性肿瘤(间质为纤维结缔组织):血管母细胞瘤;(2)畸形性病变(间质为神经组织):血管畸形,其中包括毛细血管扩张、静脉性血管畸形、动脉性(动一静脉性)血管畸形.此后,国外有关毛细血管扩张的病例报告日益增多,但国内尚未见报告.我室1947~1984年成人尸检共有4,699例,仅发现本例,为引起国内临床及病理医师对此病的注意,特作如下报告. 病史患者男性,45岁,1979年11月17日拟诊  相似文献   
6.
乙双吗啉(AT_(1727),下称AT)是抗癌药ICRF_(154)的衍生物,ICRF_(154)的另一衍生物ICRF_(159)曾被发现兼有抗肿瘤、放射增敏和抗Lewis肺癌转移的作用。根据Li和He报告,AT能增敏放射对对B_(16)细胞和球体培养Hela细胞的效应。我们在动物肿瘤的研究中发现,AT对某些动物肿瘤也有放射增敏作用。临床治疗原发性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也显示放射加AT治疗的近期抑瘤效果强于单纯放疗。本研究企图从病理形态学的水平来观察放射和AT对动物肿瘤的影响以及推断AT放射增敏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靶控输注丙泊酚在高龄老年人无痛肠镜中的最佳数值范围。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6月于本院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100例71~80岁的高龄老年人随机分成A组和B组,以脑电双频指数为指导,靶控输注丙泊酚,A组预设初始血浆靶浓度2.0μg,BIS控制在60~70,B组预设初始血浆靶浓度3μg,BIS控制在50~60,进行肠镜检查,记录麻醉诱导时间,麻醉前中后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变化,检查时间,清醒时间,丙泊酚用药量,术中知晓,术中体动,术后认知功能,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丙泊酚用药量,麻醉中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变化,术后认知功能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高龄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中指数范围在60~70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陆其龙 《北方药学》2015,(11):181-181
目的:探讨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在上腹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进行的上腹部手术患者共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给予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在T0、T1、T2和T3的SBP、DBP、HR,以及术后苏醒、拔管时间等。结果:两组T1~T3的SBP对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T1~T2的DBP和HR,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为(6.49±2.1)min,拔管时间为(11.1±2.4)min;分别优于对照组的(17.5±3.2)min、(27.7±3.8)min(P<0.05)。结论:联合麻醉临床效果显著,优点明显,但是增加了麻醉的难度,需要量力而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ABC法免疫酶标记、组化染色和E花结试验,结合HE形态,报道64例口咽环非何杰金淋巴瘤(NHL)功能类型的分布,分析了功能类型、细胞亚型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免疫酶标结果判断的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