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放置元宫Cu365型宫内节育器与Ⅰ-220型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分别放置元宫Cu365型宫内节育器(元宫Cu 365组,观察组)与Ⅰ-220型宫内节育器(元宫Ⅰ-220组,对照组)各300例,于置器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种IUD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放置满12个月,元宫Cu365组累计脱落率为0.33%,元宫Ⅰ-220组累计脱落率为3.00%,元宫Cu365组累计续用率98.00%,元宫Ⅰ-220组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后1、3个月时月经异常及腰腹疼痛发生率元宫Ⅰ-220组(21.33%、7.33%,14.3%、5%)均高于元宫Cu 365组(10.33%、2.66%,5%、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元宫Cu365型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白楸根、茎、叶的性状、显微特征,为其真伪鉴别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法。结果 白楸根灰褐色或棕色,质韧,木部淡黄色,木射线呈放射状;茎表皮密具卵圆形皮孔,嫩枝被淡黄色柔毛。叶类盾状,密被黄棕色柔毛。根横切面呈偏心性类圆形,皮层外侧具石细胞群,木质部导管辐射状排列。茎横切面呈类圆形,表皮具较多星状非腺毛,皮层较窄,外侧具石细胞环带,形成层波状环形,髓部宽广,可见分泌细胞及草酸钙簇晶。叶下表皮具星状非腺毛及腺麟,海绵组织较宽,韧皮部外侧可见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基本薄壁细胞中有较多簇晶,具5~8个异常维管束。粉末可见星状非腺毛、腺麟、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草酸钙簇晶和方晶、棕色块等。叶上表皮气孔不等式,下表皮具星状非腺毛,叶脉分五级。结论 白楸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可作为其真伪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广山楂炭的止血活性部位,初步探讨其止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分为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水部位高、低剂量组,云南白药组和空白组。采用断尾法、毛细管法和玻片法测定各组小鼠出血、凝血时间。以 SD 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石油醚高、低剂量组,醋酸乙酯高、低剂量组,模型组,云南白药组和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冰浴法复制血瘀出血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凝血四项、血液流变学、红细胞参数及血小板参数,探讨其止血作用机制。结果: 仅有广山楂炭的石油醚部位与醋酸乙酯部位能缩短小鼠出血、凝血时间;与模型组比较,石油醚组、醋酸乙酯组均缩短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血小板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降低血小板压积与血小板平均分布、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值和血浆黏度,以及高、中、低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值(P<0.05)。结论: 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为广山楂炭的止血有效部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两大途径发挥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整理和分析了茜草科瑶族药材(以下简称"瑶药")的药用品种、基原、药用部位、功效及标准等。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分析的方法对瑶族医药进行考证。结果茜草科瑶药共有22属76种(含变种),涉及47个品种,包括单基原27种、多基原20种、瑶药特有19种,其中5种为常用药(俗称"老班药"),与其他民族交叉用药28种(59.57%),其中33种以全株或全草入药(70.2%),仅13种为各级药材标准所收载,瑶药标准仅收5种,占老班药的4.8%。茜草科瑶药常以功效或药用部位命名,而同一药材名的药用部位和功效均与中药药用部位不尽相同。结论瑶药茜草科药材品种的名称、基原尚不规范,质量标准尚不健全,亟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