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优选鳖甲的微波灭菌工艺。方法:以药材含湿率、灭菌时间、灭菌功率为考察因素,以灭菌率和鳖甲抗肝纤维化作用(人肝星状细胞LX-2生长抑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化微波灭菌鳖甲的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微波灭菌工艺参数:灭菌时间为6min,药材含湿率为20%,灭菌功率为4 000W。结论:正交设计多指标综合评分法可用于鳖甲微波灭菌工艺的参数优化,该方法简便可行,且灭菌效率高,对鳖甲抗肝纤维作用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闵红燕 《海峡药学》2016,(5):178-179
目的 分析并研究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对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环丙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上联合使用阿奇霉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和78.5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用药前环丙沙星MIC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5d、10d、14d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环丙沙星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制备葫芦素B磷脂复合物(Cu B-PLC),对其进行理化性质评价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定。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Cu B-PLC,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考察其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粒径及形态;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IR)综合分析Cu B-PLC的形成机制,利用MTT法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优化的Cu B-PLC制备工艺为以四氢呋喃作为反应溶剂,磷脂与葫芦素B的投药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质量浓度为1.5 mg/m L,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60℃和3 h,复合率可达97.15%。XRD和IR分析表明葫芦素B与磷脂未形成新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而是磷脂复合物;Cu B-PLC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到原料药的3.9倍;在水中复合物粒径为(521.30±10.50)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33 2±0.024 0;MTT实验表明,葫芦素B与Cu B-PLC对Hep G2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42.55、27.61μmol/L。结论成功制备了Cu B-PLC,工艺简单可行,复合率高,水溶性有所改善,且对Hep 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为葫芦素B的制剂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芪白颗粒中5种成分(黄芩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和特女贞苷)含量的方法。方法:Preva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2%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5min,45%A;5~15 min,45%~50%A;15~60min,50%A),柱温室温,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03 nm。结果:黄芩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和特女贞苷分别在2.16~21.6,1.95~19.5,2.64~26.4,3.51~35.1和1.01~10.1mg·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均<2%,平均加样回收率95.92%~101.90%。结论:该方法简便、合理、可靠,可作为芪白颗粒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制灵芝三萜纳米混悬凝胶剂(GT-NS-gel),并进行体外透皮研究。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灵芝三萜纳米混悬剂(GT-NS),然后进一步制成凝胶剂。以24 h体外累积释放率和24 h后皮肤中的滞留量为指标,通过效应面法优化GT-NS-gel的处方;比较优化后的GT-NS-gel和灵芝三萜凝胶剂(GT-gel)的体外经皮渗透量及滞留量。结果 以最优处方:5 mg/g卡波姆940、30 mg/g GT、47.2 mg/g卵磷脂制得的GT-NS-gel在24 h时的体外累积释放率为(56.28±2.16)%,24 h皮肤滞留量为(472.89±8.74)μg/cm2,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接近,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GT-NS-gel 24 h药物累积渗透量和皮肤滞留量分别为(50.73±4.97)和(475.89±10.74)μg/cm2,明显高于GT-gel的(14.79±3.45)和(101.32±7.02)μg/cm2(P<0.05)。结论 将灵芝三萜制成纳米混悬凝胶剂,能够增加药物的皮肤滞留量,提高药物在皮肤局部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闵红燕  沈成英  申宝德  徐平华  万露  韩晋  袁海龙 《中草药》2014,45(24):3543-3548
目的 制备甘草酸胆盐/磷脂混合胶束舌下速溶膜,优化其处方,并初步评价其体外黏膜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甘草酸胆盐/磷脂混合胶束(GL-BS/PC-MM),进一步制成舌下速溶膜(fast dissolving sublingual films,FDSFs).以海藻酸钠用量、丙二醇用量以及甘草酸胶束加入量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5 min时累积释放度及膜复溶后的胶束粒径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甘草酸胆盐/磷脂混合胶束舌下速溶膜(GL-BS/PC-MM-FDSFs)的处方.以离体猪舌下黏膜为渗透模型,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黏膜渗透试验.结果 以最优处方:23 g/L海藻酸钠、148.5 g/L丙二醇、7.58 mL甘草酸胶束制得的速溶膜崩解时间为(22.1±0.7)s,5 min时药物体外累积释放度为(85.30±2.91)%,膜复溶后粒径为(146.46±6.42)nm.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接近,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胶束成膜前后各时间点累积渗透率差异不大.结论 将GL-BS/PC-MM固化成GL-BS/PC-MM-FDSFs工艺简单可行,GL-BS/PC-MM-FDSFs可显著改善甘草酸的黏膜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依托考昔与塞来昔布治疗急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急性痛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8例,应用依托考昔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塞来昔布对对照组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考昔在急性痛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