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及腋窝持续负压引流166例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年12月~2007年7月,我们对166例患者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术后为患者行胸壁及腋窝持续中心负压引流,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妊娠合并乳腺癌(PABC)患者在享受怀孕或分娩后哺乳期喜悦的同时,又遭受着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沉重精神创伤, 具有特殊的心理变化, 应在做好妊娠期或哺乳期常规护理的同时,为PABC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20例PABC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PICC置管的护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7月~2008年11月,我们对54例乳癌患者应用PICC行化疗药物支持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背景: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与牙周组织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切除卵巢建立雌激素缺乏状态下骨质疏松小鼠模型,观察在此状态下牙槽骨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以及血清与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变化。方法:将3月龄雌性C3H小鼠随机分为卵巢切除组及假手术组。术后10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下颌骨及股骨组织学改变;RT-PCR检测下颌骨中成骨相关因子OCN及Runx2表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下颌骨中核转录因子κB表达;CBA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血清及牙龈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7水平。结果与结论:(1)卵巢切除组小鼠股骨的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骨小梁变细、数目减少、密度降低、结构不完整,骨吸收陷窝样结构增多;(2)卵巢切除组牙槽骨组织中OCN及Runx2相对表达量较假手术组低;(3)卵巢切除组小鼠下颌骨中核转录因子κB活化形式P65蛋白呈阳性表达;(4)卵巢切除组牙槽骨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活化形式P65相对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5)卵巢切除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但牙龈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明显变化;(6)实验表明,雌激素缺乏导致的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在牙周骨吸收中发挥一定作用;而牙周局部组织内的白细胞介素17可能并非此状态下牙周组织破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们共收治乳腺癌患者216例,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发生肺栓塞(PE)4例,其中2例病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6年3月~2008年2月,我们对138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患者不顺从治疗的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柴秀萍  赵红  彭玉兰  闫潇  张静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3):2349-2350
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60例,均为女性,24~70岁,平均45&;#177;6.53岁.已婚159例,未婚1例.……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2008年7月,我们共收治乳腺癌患者216例,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发生肺栓塞(PE)4例,其中2例病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两种方式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行静脉切开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行穿刺置入PICC导管.观察、比较两组置入PICC导管期间并发症情况及置管时间.结果:两组置管期间相关并发症及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切开置入PICC导管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此项技术可作为穿刺置入PICC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甘草为我国传统药材,古有“十方九草”之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抗肿瘤、抗炎杀菌、抗病毒、保肝、抗心衰、调节免疫及抗纤维化等作用。恶性肿瘤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的疾病,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难题,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增加趋势,且年轻化,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临床对其治疗主要以放化疗为主。目前临床多数抗肿瘤药物无选择性,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严重损伤,对机体重要器官有一定损伤,且长期用药还会降低肿瘤细胞的敏感性,传统中医药辨证论治思想和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使其在抗肿瘤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有研究显示,中药与抗肿瘤药物联合用药在增强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还能降低毒性,故从中医药中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成为一大热点。近年来,甘草有效成分在抗肝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肿瘤及联合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此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其诱导细胞凋亡、干扰细胞周期、诱导自噬、抑制糖酵解、调节免疫、调控miRNA和信号通路等作用机制,以及联合抗肿瘤增效减毒、增敏进行分析总结,为甘草有效成分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