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调查及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了解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并探讨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西安、兰州两地共 44 3名飞行人员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和血脂 ,同时进行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危险因素的确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结果 本组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为 ( 113.8± 12 .4) m m Hg/ ( 75 .8± 8.1) m m Hg,高血压病患病率为 6 .8%。根据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 :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年龄超过 40岁、吸烟、饮酒、体重超重、TC、TG水平增加及 HDL- C水平降低 ,其优势比 ( OR)值以双亲有高血压病史为最高 ( 16 .35 )。 结论 双亲高血压病史、年龄、吸烟、饮酒和体重超重是民航飞行人员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由心率与血压变异性估计民航飞行人员的心血管年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由心率与血压变异性估计民航飞行人员心血管年龄的方法 ,并探讨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先对 89名健康民航飞行人员的心率变异性 (HRV)与血压变异性 (BPV)的谱分析及压力反射敏感性 (BRS)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再利用多重回归分析得出心血管年龄的估计方程。结果1 7个HRV、BPV与BRS原指标所蕴含的有关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状态的信息可由 7个主成分来反映 ,且原始指标变量的第 2与第 4主成分 (PC2 orig,PC4orig)及导出指标变量的第 2主成分 (PC2 deri)分别与实际年龄呈负相关关系 (P <0 .0 5) ,而原始指标变量的第 3主成分 (PC3orig)则与实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 ) ;根据估计方程得到的心血管年龄与实际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 (r =0 .73,P <0 .0 1 )。结论由HRV与BPV分析估计得出的心血管年龄可综合反映健康飞行人员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随年龄的生理性变化 ,其实际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压力反射敏感度(BRS)之间的联系。方法: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45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胎异常组、吸烟组、饮酒组及相应对照组。采用常规自回归谱分析方法对各组飞行人员的短时程HRV信号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序贯法计算其BR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年龄≥40岁的飞行人员HRV明显降低,表现为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HFn)显著降低(P<0.01),而归一化低频成分(LFn)与LF/HF则显著增加(P<0.05);其BRS亦显著降低(P<0.01)。其他危险因素暴露时,HRV的TP、LF及HF均显著降低(P<0.05),而LFn、HFn及LF/HF则无明显变化,BRS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与HRV及BRS的降低密切联系;提示在高血压病发病之前,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即已发生异常。在对飞行人员进行高血压病的早期危险性预报时应重视对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橄榄降脂胶囊的降脂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禁食12h后颈静脉取血检测血脂,根据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A组正常饲养,不灌胃;B组灌胃生理盐水1mL/100g.d-1;C组灌胃血脂康胶囊0.09g/kg.d-1;D、E、F组分别灌胃橄榄降脂胶囊0.675g/kg.d-1、1.35g/kg.d-1、2.7g/kg.d-1;其中A组饲养普通饲料,其它各组饲养高脂饲料,自由饮水,每组8只。经口灌胃给药,每天1次,1mL/100g体重,连续给药6周,采用酶法检测大鼠血清TC、TG;采用磷钨酸—镁沉淀法检测HDL-c、LDL-c,采用光镜观察肝脏病理学及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均显著高于正常组,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从肝脏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可知,橄榄降脂胶囊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肝脏病理、超微结构损害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橄榄降脂胶囊能改善肝脏病理损害,增强肝脏调节脂质代谢的能力,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飞行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特点.笔用7.5MHz高频探头对114例飞行员的颈动脉进行B超检查.同时用3.5MHz探头对肝脏进行B超检查,并用酶法测定空腹血总胆固醇(Tch)与甘油三酯(TG)含量。B超捡出颈动脉粥样硬化24例.结果显示:飞行员发病年龄较普通人群提前.而且发病率高于普通凡群(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中脂肪肝检出率和血甘油三酯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1).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脂肪肝及甘油三酯含量升高关系密切。我们认为,应该重视飞行员颈动脉粥佯硬化的早期诊断.B超检查颈动脉图像清晰,解剖结构层次分明.具有结果迅速、准确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普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速飞行中要求飞行员对周围物体的距离、深度有敏锐的判断力,即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功能。自1983年《中国民航空勤人员体检鉴定标准与规定》颁布实施以来,对立体视觉功能鉴定的最初是使用Howard-Dolman's深径觉计检查,1992年起改用颜少明编著的《立体视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飞行人员各年龄段冠心病易患固素程度,以期提高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与防治,我们对1996年度340例男性健康飞行人员的空勤大体检资料进行丁统计分析。结果发现40岁以上年龄组各项冠心病易患因素发生率明显增高,且40岁~50岁与50岁~60岁两个年龄组发生率基本相近。因此,对年逾40岁或是具有其它易患因素的飞行人员,每年做一次次极量运动试验(EET)是必要的,对于提高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延长飞行年限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1年民航招飞体检中使用Howard-Dolman’s深径觉计进行立体视觉功能检查,淘汰率为5.60%,1992年改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淘汰率降为1.62%,两相比有显性差异(P<0.01)。后是利用视差原理设计的随机点立体图,排除了人为因素,对提高招飞体检合格率有重要意义。飞行中飞行员对距离、深度等的判断能力依赖于多种信息的综合,这种能力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提高。提示我们传统的检查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建议招飞体检中对立体视锐度的测定应放宽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压力反射敏感度(BRS)之间的联系。方法 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45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脂异常组、吸烟组、饮酒组及相应对照组。采用常规自回归谱分析方法对各组飞行人员的短时程HRV信号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序贯法计算其BRS。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年龄≥40岁的飞行人员HRV明显降低,表现为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HFn)显降低(P<0.01),而归一化低频成分(LFn)与LF/HF则显增加(P<0.05);其BRS亦显降低(P<0.01)。其他危险因素暴露时,HRV的TP、LF及HF均显降低(P<0.05),而LFn、HFn、HFn及LF/HF则无明显变化,BRS亦显降低(P<0.05)。结论 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与HRV及BRS的降低密切联系;提示在高血压病发病之前,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即已发生异常。在对飞行人员进行高血压病的早期危险性预报时应重视对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389例正常视力学生隐斜和屈光状态,正位视14例(3.6%),隐斜视375例(96.4%),内隐斜最多(295例,78.7%);对其中536只跟检影验光,正视眼50只(9.33%),屈光不正眼486只(90.67%),远视类型最多(451只,92.82%),屈光不正度数均较低;远视类型屈光不正者内隐斜的发生率较高,说明内隐斜与调节和辐辏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