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盐酸特比萘芬醇类脂泡囊凝胶在体和离体透皮特点。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考察盐酸特比萘芬醇类脂泡囊凝胶、脂质体凝胶和普通凝胶经皮渗透性和皮肤滞留量;以小鼠为实验动物,3种凝胶腹部经皮给药,考察盐酸特比萘芬的血药浓度和皮肤滞留量,对比不同类型凝胶剂的透皮效果。结果:离体透皮扩散实验中,透皮速率排序为:脂质体凝胶>醇类脂泡囊凝胶>普通凝胶;皮肤内24 h累积滞留量排序为:醇类脂泡囊凝胶>脂质体凝胶>普通凝胶。在体透皮吸收实验中,皮肤内6 h累积滞留量排序为:醇类脂泡囊凝胶>脂质体凝胶>普通凝胶。3种凝胶中的盐酸特比萘芬在皮肤深层中的滞留量均远远大于角质层,醇类脂泡囊凝胶中药物在皮肤深层的滞留量远大于另外两种凝胶,而脂质体凝胶和普通凝胶在皮肤深层的滞留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醇类脂泡囊对盐酸特比萘芬透皮吸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显著提高盐酸特比萘芬在皮肤内特别是皮肤深层中的滞留量,为治疗深部皮肤真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制备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处方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剂处方并对其从形态、粒径、Zeta电位、药物存在状态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并对释放过程进行拟合。结果: 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优处方为酮洛芬50 mg、泊洛沙姆0.1 g、吐温 80 0.2 g、卵磷脂0.15 g、单硬脂酸甘油酯0.05 g,其包封率为61.95%,粒径151.7 nm,Zeta电位为-30.2 mv,形态圆整,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表明药物以非结晶形式分散于纳米粒骨架中;体外释药曲线显示纳米粒体外释药先快后慢,12 h累积释放药物(85.11±7.62)%,包封于降解材料骨架内的药物通过骨架溶蚀缓慢释放,药物的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酮洛芬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方法简便、可行,质量评价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葛根素-黄连素体外抗糖尿病最佳配比。方法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得到不同配比(10∶0、8∶3、6∶5、3∶8、0∶10),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清除、α-葡萄糖苷酶抑制优选体外抗糖尿病最佳配比。结果葛根素-黄连素在不同配比条件下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葛根素-黄连素(3∶8)时IC_(50)均较小,大小依次为3.71、0.99、4.55、9.65 mg/ml。综合分析得到葛根素-黄连素体外抗糖尿病活性最佳的配比为3∶8。结论葛根素-黄连素在不同配比条件下均具有一定体外抗糖尿病活性,配伍后体外活性优于单个使用,并存在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优选葛根 黄连药对醇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选择药材粒度、料液比、回流时间、乙醇浓度、回流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总生物碱、葛根素、盐酸小檗碱提取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Plackett Burman(PB)设计对考察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运用Box Behnken(BBD)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参数进一步优化。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参数:药材粒度60目、料液比1∶〖KG-*2〗13、回流时间60 min、乙醇浓度75%、回流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120.34 mg ·m-1 、总生物碱提取量为56.99 mg ·m-1 、葛根素提取量为109.63 mg ·m-1 、盐酸小檗碱提取量为39.26 mg ·m-1 ,均与预测值相近。结论:采用PB设计结合BBD效应面法优选的葛根 黄连药对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研究太白山地区索骨丹化学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通过最小抑菌浓度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结果:从索骨丹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鬼灯檠素(2),儿茶素(3),对羟基苯甲酸(4),3β-hydroxyolean-12-en-27-oic acid(5),没食子酸(6),琥珀酸(7),苹果酸甲酯(8)。结论:化合物4,5,7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而且化合物5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为15.6 mg·L-1。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脑胶质瘤成像效果,构建一种具有磁共振(MRI)与近红外荧光(NIRF)成像双模态纳米造影剂。方法:通过π-π自组装法制备负载有近红外探针IR-780和T1核磁增强剂Gd-DTPA的聚多巴胺纳米载体,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评估其在体外培养鼠神经元细胞系NSC34和BABL/c小鼠体内的毒性之后,利用裸鼠脑胶质瘤原位模型检测其成像效果。结果:所制备的双模态纳米造影剂呈球形,粒径53. 5±4. 1 nm,zeta电位为-5. 0±2. 7 m V,可稳定存放3个月以上,IR-780的包裹率为91. 2%±4. 1%,载药量35. 1%±3. 2%; Gd-DTPA的包裹率为88. 2%±5. 2%,载药量21. 3%±2. 9%,72 h内负载物释放率小于40%,且具有明显的p H响应性。双模态纳米造影剂在体内可有效增强IR-780和Gd-DTPA的成像效果,其中MRI弛豫率高于游离Gd-DTPA约15倍,且未见明显的毒性。结论:MRI@NIRF双模态纳米造影剂能有效的应用于脑胶质瘤的双模态成像和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以抗肿瘤药物紫杉醇(PTX)为模型药物,制备载紫杉醇聚(2-乙基-2-噁唑啉)(PEOz)修饰单壁碳纳米管递药系统(PTX@PEOz-SWCNT),对其进行理化性质、体外释药、生物相容性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评价。方法 采用化学偶联合成PEOz-SWCNT,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和红外光谱法(FTIR)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并对其粒径和电位进行测定;制备载药复合物PTX@PEOz-SWCNT,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透析法进行体外释药试验;体外溶血试验评价载体材料的安全性,MTT法评价载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及载药复合物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考察了香豆素-6(C6)标记载体在MCF-7细胞中的摄取。结果 PEOz-SWCNT材料的平均粒径为(219.8±2.9)nm,Zeta电位值为(-35.23±0.74)mV,PTX@PEOz-SWCNT的载药量为(38.19±0.74)%,包封率为(94.38±0.94)%;载药复合物在pH 5.0的条件下释药明显加快,表现出明显的pH响应性;体外溶血试验结果表明,PEOz-SWCNT质量浓度在0.4 mg/mL以下无明显溶血反应,PEOz-SWCNT材料在细胞水平生物相容性良好,PTX@PEOz-SWCNT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增强;与C6@SWCNT相比,C6@PEOz-SWCNT载药复合物的细胞摄取增加。结论 PTX@PEOz-SWCNT递药系统在肿瘤靶向给药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水飞蓟宾(silybin,SLB)前体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SLB前体脂质体,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法,优化SLB前体脂质体处方及制备工艺,筛选最优冻干保护剂并考察SLB前体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稳定性。结果 SLB前体脂质体的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为药脂比1∶12,磷脂胆固醇比4∶1,水合介质p H值为7.4,制备温度为45℃;最优冻干保护剂为甘露醇;所形成的前体脂质体外观饱满、致密,复水水合后粒径为(251.40±2.14)nm,Zeta电位值为(-30.80±0.89)m V,包封率为(88.92±5.86)%,贮存期间(30 d)稳定性较好。结论制备的SLB前体脂质体工艺简单、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葛根总黄酮纳米混悬剂(PF-NS),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高速剪切-高压均质联用制备PF-NS,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别优化处方组成和高压均质工艺参数。采用桨法测定PF-NS的体外溶出度;并测定其30 d内物理稳定性。结果 PF-NS处方组成为2%PF原料药,1%SDS作为稳定剂;制备方法 :先高速剪切2 min(10 000 r/min),后经高压均质19次,均质压力为940 bar/次,粒径分布为(258.4±2.59)nm、PDI为(0.339±0.01)、Zeta电位(-25.4±0.46)mv;PF-NS体外溶出量明显高于其物理混合物;PF-NS在4℃避光条件下粒径和PDI变化小,更加稳定。结论 PF-NS制备方法简便、稳定、可行,有望成为葛根总黄酮新型口服纳米给药系统,并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