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ABI)及腔隙性脑梗死(LS)患者HLA-DQA1位点的基因分型及其遗传易感性。方法 采用PCR-SSP方法对EH、ABI及LS共155例患者和正常对照64人进行HLA-DQA1位点的基因分型和遗传易感性分析。结果 EH、ABI及LS组的HLA-DQA1*0301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3.6538对17.9688,36.5854对17.9688,33.0645对17.9688(P<0.01),而HLA-DQA1*0103基因频率却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HLA-DQA1*0301等位基因可能与EH、ABI及LS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而HLA-DQA1*0103等位基因可能与其保护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组蛋白的乙酰化调节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重要机制,它参与了机体病理、生理水平的多方面调节。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共同决定了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以提高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从而调节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我们建立了非同位素法高通量筛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模型,筛选了约二百种化合物,发现三种能够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化合物。实验证明,它们能在细胞水平促进组蛋白的乙酰化,并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初步体内实验表明,化合物H9能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发生、发展。新结构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能具有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鼠中,观察达肝素对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及对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影响,探讨达肝素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以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24只为对照,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及高脂饲料组。雄性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 E-/-)小鼠36只,均予高脂饲料喂养至12周龄,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肝素组[达肝素钠100 IU/(kg.d)]、高剂量肝素组[达肝素钠200 IU/(kg.d)],皮下注射连续4周(16周龄)后各组随机取6只处死。分离肾动脉,制成石蜡切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斑块情况及LOX-1蛋白的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肾动脉LOX-1 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肾动脉中LOX-1蛋白的表达。剩余小鼠继续原方案喂养4周(20周龄)后处死,肾动脉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斑块情况。结果 Apo E-/-模型组在16周龄时出现轻度肾动脉粥样硬化。低剂量及高剂量达肝素均抑制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P<0.05)。Apo E-/-模型组LOX-1 mRNA、VEGF mRNA及LOX-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C57BL/6J普通饲料组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及高剂量达肝素治疗后,LOX-1 mRNA、VEGF mRNA及LOX-1蛋白的表达水平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达肝素钠可能通过抑制LOX-1蛋白及VEGF表达的途径,抑制肾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vivin是迄今已鉴定的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中分子量最小的分子,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而在正常终末分化的成年组织或细胞中不表达。我们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对肝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stroke,LS)和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及多基因致病特点,进行HLA-DQA1位点的基因分型,分析其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62例LS、52例EH和64例正常对照进行HLA-DQA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①HLA-DQA1*0301等位基因与LS及EH呈显著正相关。②HLA-DQA1*0103等位基因与LS及EH呈显著负相关。结论:HLA-DQA1*0301等位基因与LS及EH的发病有一定的关联,而HLA-DQA1*0103等位基因可能是LS及EH的保护性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机制以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麻醉后分离肝门,游离肝动静脉,关腹,120 min后处死.缺血再灌注组:夹闭左侧叶、左中央叶、右中央叶的血管,缺血60 min后再灌注60 min后立即处死.乌司它丁组同缺血再灌注组制作部分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但于阻断前15 min注射乌司它丁2万U/kg.测定阻断前(T0)、阻断50min(T1)、再灌注10min(T2)、再灌注60min(T3)四个时点动脉血压、动脉血血气分析和TNF-α、IL-8水平.肝肺病理切片光镜观察、肺干湿重比、肺灌洗液蛋白含量及磷脂水平、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肺组织SP-A mRNA及SP-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乌司它丁组缺血再灌注肺损害较轻.缺血再灌注组和乌司它丁组pH阻断后降低,TNF-α和IL-8升高,TNF-α、IL-8水平、干湿重比、MDA、MPO高于假手术组,灌洗液蛋白浓度、PC、PG含量、SOD、SP-A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乌司它丁组各项结果要好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会导致肺损伤,缺血前给予乌司它丁可以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针对α甲基-辅酶A消旋酶(AMACR)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探讨该蛋白抑制后对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3对针对AMACR的siRNA序列,通过siPORTTMNeoFXTM转染LNCaP细胞;RT-PCR检测siRNA作用后AMACR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AMACR蛋白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通过测定条带灰度值并分析,编号21030的siRNA可有效抑制AMACR表达约77%,有效抑制AM-ACRmRNA水平约60%,编号为113442和21203的siRNA均不能有效抑制AMACR表达。转染编号21030的siRNA可抑制LNCaP细胞增殖,但未发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结论编号21030的siRNA可特异有效下调LNCaPAMACR基因表达,该蛋白抑制后可抑制LNCaP细胞增殖,为前列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N-取代苯甲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娟  解鹏  翁志洁  闫征  王楠  李建其 《药学学报》2009,44(6):603-608
为寻找新型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 抑制剂, 合成了HDACs抑制剂MS-275, 并以其为先导结构设计合成了11个N-取代苯甲酰胺类目标化合物, 测定体外抗肿瘤及抑酶活性。MS-275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及HR-MS分析确证。体外抑HDAC活性研究表明, 化合物9d的抑酶活性与阳性对照药MS-275相当,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化合物5c5d9c表现出明显量效关系, 具有一定抑酶活性。在对各细胞株的体外抗增殖作用研究中, 发现除9e外, 其他10个化合物显示了对Hut 78的不同抑制活性, 并表现出对Hut 78细胞株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说吧     
请多指教上厕所时,在墙上看到某位仁兄留下的基本资料,我的三围:平常:5cm;睡醒:7cm;冬天:3cm;请多多指教。(明朗)大梁一次同学聚会,几个旧时同窗均喝得酣畅淋漓。上学时就互有好感的大志和小丽久别重逢后更是感慨万千,两个人也就都喝多  相似文献   
10.
用PCR-SSO方法对42名汉族常人HLA-DQA、DQB位点多态性等位基因进行了基因型分析。结果发现,DQA位点有20种基因型,DQA0101/0103占21%,DQA0101/0501占11.9%。DQA0101/0103、0101/0501和0101/0601三种杂合子基因型占研究人数的42.8%。DQB位点21种基因型,以DQB0601/0604b为最高,占19%,DQB0601/0402和DQB0601/0301各占11.9%。只一例DQB0601/0601为纯合子基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