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3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胃癌细胞5-氟尿嘧啶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人胃腺癌SGC7901/R耐药细胞株产生耐药的机制。方法:以人胃腺癌5-FU耐药细胞株SGC7901/R和其亲本细胞SGC7901为对象,MMT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RT-PCR法检测胸腺嘧啶合成酶(TS),胸腺嘧啶激酶(TK),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OPRT),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转录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内药物蓄积浓度。结果:SGC7901/R耐药细胞对5-FU耐药性能确切,并对顺铂(DDP),柔红霉素(DNR)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TS,mdr-1在耐药细胞SGC7901/R中表达显著增强,TK表达减少,OPRT在两种细胞中表达无显著差别。MRP在两种细胞都没有表达。耐药细胞SGC7901/R内DNR药物蓄积浓度降低。结论:人胃腺癌5-FU耐药细胞株SGC7901/R耐药机制与嘧啶合成途径中重要的酶TS和TK表达的改变相关,5-FU耐药细胞株具有多药耐药(MDR)的特性,这与mdr-1基因翻译的P-糖蛋白的泵功能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临床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骤起骤落,并伴剧烈瘙痒或烧灼感。常反复发作,迁延数月至数年不愈,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自1989年~1997年,我们以联贴路路通红糖汤治疗荨麻疹...  相似文献   
3.
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病患,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药物难以到达病灶处,研究发现冰片能透过血脑屏障,并有促透作用,中医即为"开窍"、"引药上行"。本文总结归纳近现代诸家的研究,从血脑屏障的结构和功能、冰片的药理学研究、冰片的促透的机制及其促透作用等方面来阐述冰片的"引药上行"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安脑平冲汤对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造模组。以IV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安脑平冲汤灌胃,其他组予蒸馏水灌胃,每日2次,共5d。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按12、24、48、72、120h5个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用来测定脑含水量,另选96只大鼠采用同样的分组方法检测AQP-4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下降(尸〈0.05);AQP-4表达在24~120h时间点减低(P〈0.05),12h时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安脑平冲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AQP-4的表达,从而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tat3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结肠癌细胞株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中的作用。方法以AngⅡ受体(AT1R)高表达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为研究对象,观察经AngⅡ处理不同时间后Stat3、MMP-2和MMP-9mRNA及其编码蛋白、磷酸化Stat3(Phospho-Stat3)蛋白的表达变化;研究AngⅡ受体1(AT1R)拮抗剂和JAK激酶抑制剂AG490对上述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观察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Lovo细胞中上述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Stat3、MMP-2和MMP-9mRNA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Phospho-Stat3、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Lovo细胞经10-7mol/LAngⅡ处理后,Stat3和MMP-9mRNA均在刺激后30min达最高峰,MMP-2mRNA在刺激后1h达最高峰;Phospho-Stat3蛋白在刺激后12h表达最强,MMP-2和MMP-9蛋白在刺激后48h表达最强;AT1R拮抗剂和AG490分别能显著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上调;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后,Phospho-Stat3、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均有明显减少。结论Stat3信号通路参与了AngⅡ对MMP-2和MMP-9表达的诱导,可能在结肠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小肠镜、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例经病理证实为肠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被排除.22例小肠肿瘤患者中,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出小肠恶性肿瘤16例(小肠恶性肿瘤病灶17处,淋巴结受累27处);小肠良性肿瘤及良性病变4例;1例肠结核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阳性;1例小肠印戒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阴性.18F-FDGPET/CT诊断小肠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为80.00%,诊断准确率为90.91%.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小肠恶性肿瘤检测、良恶性鉴别、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对小肠肿瘤患者无创、无痛、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显像技术.  相似文献   
7.
酸化电解水消毒法对内镜及附件消毒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痛肠镜和常规肠镜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选择。方法362例自愿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无痛肠镜组)和323例自愿接受常规肠镜检查患者(常规肠镜组)纳入对照研究,均于检查结束后完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2组检查完成情况、操作时间、检查费用、不适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无痛肠镜组和常规肠镜组检查完成率分别为98.9%(358/362)和89.8%(290/323)(P=0.337),操作时间分别为(5.60±3.25)min和(7.71±5.70)min(P〈0.001),平均检查费用分别为人民币886.54元/人和386.00元/人(P〈0.001),操作相关不适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3.3%(48/362)与83.6%(270/323)(P〈0.001),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4)分和3(2-3)分(P〈0.001),操作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4)和4(4-4)分(P〈0.001)。无痛肠镜组和常规肠镜组愿意再次接受相同检查方式检查的患者数分别为354例(97.79%)和225例(69.66%)(P〈0.001),常规肠镜组愿意再次接受常规肠镜检查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P=0.035)、无腹部手术史者(P〈0.001)、检查过程中未出现腹痛者(P=0.015)更愿意再次接受常规肠镜检查。结论常规肠镜检查虽然耗时较长,但可避免麻醉风险,且检查所需费用较低,仍是目前国内结直肠疾病检查不可欠缺的重要方法。内镜医师在选择肠镜检查方式时,不仅要考虑患者术中耐受,更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严格把握适应证,在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的前提下使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克罗恩病(CD)患者使用英夫利西(IFX)的疗效及对黏膜愈合和促进瘘管闭合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9月至2011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消化科使用IFX治疗的CD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IFX的疗效和安全性.IFX治疗后疗效评价内容包括实验室指标、临床疗效、瘘管治疗疗效和黏膜修复.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共22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男11例,女11例,平均29.3岁.予IFX 5~I0 mg/kg剂量在第0、2、6周诱导缓解治疗,随后每隔8周维持治疗.22例患者中,有16例活动性CD,1例中途退出,其余15例在治疗第14周时,11例缓解、2例临床有效、2例无效.14周时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评分(112±80)和ESR[( 13±11)mm/1 h]与0周时的(186±88)、(21±15)mm/1 h相比均下降(Z值分别为-2.712和-2.378,P值分别=0.04和0.007).10例有瘘管的患者中2例无效退出,8例患者的瘘管对IFX部分反应;6例在维持治疗期间持续有反应,但未见瘘管完全闭合消失.7例患者在使用IFX治疗5次(24周)后内镜复查,治疗后简化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评分(3.21±2.89)较治疗前(5.86±3.02)下降(Z=-2.38,P=0.018).9例患者共发生11次不良事件,以输注反应、呼吸道感染多见,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IFX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而且IFX在黏膜愈合和瘘管治疗方面的作用可在用药早期显现.  相似文献   
10.
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对小肠疾病检出方法的不断完善,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通过比较各种用于小肠肿瘤检出的方法(包括消化道造影、腹部CT、DSA、内窥镜检查、腹部核素扫描、PET等),基本确立小肠间质瘤的诊断流程。再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学、以及免疫组化检查,最终确诊小肠间质瘤。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高度怀疑小肠间质瘤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探查;此外,对于不可切除的、复发的、已有转移的间质瘤患者可用伊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