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规律,为科学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集2010--2012年五华县哨点监测医院诊治的普通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总肠道病毒(Ev)、EV71和CoxA16核酸。结果共采集152例病例粪便标本,EV阳性115例,阳性率75.66%,不同年份E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23.03%、18.42%和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0年流行优势株为EV71,2011—2012年流行优势株为其他肠道病毒,不同性别、不同年龄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三种型别的肠道病毒全年交替变更流行。结论五华县手足口病流行优势株发生动态改变。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研究,掌握毒株变化规律,有助于更好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合热敏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针灸组采用针刺合热敏灸治疗针刺疗法,取穴带脉、子宫、气海、关元、中极、水道、归来、次醪、三阴交、太冲;热敏灸取穴以关元、子宫、大肠俞、次醪、三阴交等穴区为主。针灸治疗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经期暂停),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予10%葡萄糖250mL加入头孢呋辛钠2g、替硝唑0.8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5~7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通过治疗前后慢性盆腔炎症状积分指数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针灸组和对照组均可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但针灸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和85.8%,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合热敏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操作简便易行,是对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有效补充,可在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五华县农村分散式供水的水质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判。结果 2013年共检测农村分散式供水水样849份,合格419份,总合格率为49.35%。主要不合格指标为pH值、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结论五华农村分散式供水合格率较低,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改变取水分散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五华县2010—2013年哨点医院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检测214份标本,肠道病毒总检出率67.3%,其中EV71检出率17.8%、CoxA16型检出率14.5%、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35.0%;男女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检出率类似;手足口病主要病原2010年是EV71型,2011年至现在为其他肠道病毒;患儿检出率随年龄升高而降低,5岁以下病例占98.6%(142/144)。结论五华县手足口病感染率较高,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规律和病原学情况,为针对性开展手足口病综合防治及制定相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对普通病例进行病原学监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2010~2011年五华县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 993例,年均发病率194.00/10万,有6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县城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男女发病率比为1.93∶1;病例主要分布在3岁及以下儿童,占80.34%;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6.24%;病例集中发生于5~8月,呈单个发病高峰;重症病例均为EV71感染病例.2010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2011年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为其他肠道病毒.结论 手足口病呈现明显季节性,主要病原体发生转变,很有必要继续采取一些综合性防制措施和长期连续开展病原学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及时掌握五华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动态,评价防控措施效果,为下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病区按轻、中、重病区村进行分类,每类随机抽取1个村,对改水工程运转、水氟、8~12岁儿童氟斑牙、25岁以上居民氟骨症和尿氟进行监测调查。结果 监测的3个病区村改水工程运转正常,饮用水氟含量均低于1.0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67%(5/107),尿氟均值为0.65mg/L;25岁以上居民氟骨症检出率为4.67%(7/150),尿氟均值为1.03mg/L。结论 五华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已得到控制,但还须持续做好地氟病防治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加强改水设施的后期管理和水质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