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0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荫楠 《山西中医》1989,5(3):22-23
本方见于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书中。是一首治疗脾胃失和,湿热挟杂的常用方剂,具有立法严谨,选药精当的特点。现将其主治功效与应用体会,陈述如下。一、药味组成与主治本方由十六味药组成(人参、茯苓、甘草、半夏、白术、泽泻、羌活、独活、柴胡、白芍、陈皮、黄连、防风、生姜、红枣、黄芪)。初看药味繁多,寒温同用,似有难解之感。细审该方正是反映了李东垣重视脾胃升降的学术思想。正如清代医学家汪訒庵所说:“东垣治疗,首重脾胃,而益胃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61例慢性鼻炎及慢性副鼻窦炎的初步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鼻炎和慢性副鼻窦炎是近代医学的病名,也是五官科常见的疾病。本病常使患者缠绵经年,甚者终身不能治愈,同时亦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的续发。笔者采用针灸治疗竟收到满意的效果。今将其治疗方法,选用穴位介绍如下,供作参考,不当之处尚希同道加以指正。  相似文献   
3.
呕吐是临床常见症之一,在《金匮》书中记载颇详,并有专篇论述,如第17篇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其次也涉及到中风历节、痰饮、水气、腹满寒疝等篇,是辨证论治不可忽视的症象之一。笔者将该书有关呕吐的治法加以归纳,约之为十法。一、和胃治呕法脾胃不和,胃失和降,脾失健运,以及肝气横逆,都能发生呕吐。治疗总宜和胃,但有寒热之分。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为后汉张仲景所著,是论治杂病最早的专书。该书第二篇所载对湿病的诊治理论,具有指导临症的意义。现将依《金匮》原文为指导的临症运用,阐述如下:一、湿病分类及治验考察《金匮》有关治湿的记载,将湿病分为寒湿、风湿与湿热三种类证:(一)寒湿:寒湿外伤,依据人体质强弱及感邪轻重之不同又有寒湿束表,寒湿阻络及寒湿伤脾三类。1.寒湿束表:如原文20条(按南京中医学院“金匮要略释义》条数,下同)说:“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白术)、发其  相似文献   
5.
腱鞘囊肿多见于腕关节多次活动之职业者。好发于桡腕关节的背侧,其小者如豌豆,大者如胡桃。成长缓慢。多无自觉症状,亦可有局部微痛或腕部无力感。目前采用手术摘除虽易根治,但常受到技术条件的限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62年6月至1964年8月,共收住迁延型及慢性肝炎患者141例,经中西医综合治疗,取得了一些成绩。兹报导如下。治疗方法(1)分型施治:1.湿热型:本型多见于病的早期,即急性将过,转入迁延的阶段,主要为湿热弥漫所致,有以下3种不同情况:1)湿胜于热:主症有口腻不渴,胸闷纳呆,头晕,大便溏或不爽,苔白腻或厚腻,舌质较胖,脉滑。治宜宣畅中焦之气,清热邪,利湿  相似文献   
7.
痨瘵就是肺结核病,后世又叫肺痨,类似肺结核病的症状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已有记载。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所描写的肺痿症状也很像肺痨。到了晋代葛洪(281-341)已明确指出肺痨的传染性,而称为“尸注”。到了唐代对肺结核病更有深刻的认识,王焘(752)在外台秘要中根据不同症状及传染情况分为“骨蒸”、“殗殜”、“伏连”、“无辜”、“转注”和“传尸”等名称。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才称为痨瘵。后世肺痨一名,可能昉于此。外台秘要苏遊论中指出,“传尸之疾,本起于无端,莫问老少男女,皆有斯疾,大都此病相尅而生,先内传毒气,周遍五脏。”医心方又称传尸以“劳损为根”。  相似文献   
8.
走马汤方用杏仁二枚、巴豆二枚(捶碎酌情服之),主“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篇将本方列为附方。大都认为是《外台》之方,其实在《千金》中亦载本方,但“治”字,作“主一切卒”四字。又《肘后》作“飞尸走马汤”,并冠有“张仲景诸要方”六字。按上述记载,有可能最早载于仲景书中。该方是巴豆为主的泻下代表方剂。其云主治中恶、心痛、腹胀、便闭等症,皆属于急症,故以此方急下  相似文献   
9.
胸痹心痛一症,首见于《内经》,如《灵枢·本脏》篇云:“……”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又《经脉》篇云:“心手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金匮要略》在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曲张症是现代外科医学的病名。常见于久站立的体力劳动者,如炊事员、搬运工人、木工等,其他如心脏病、妊娠或盆腔中的肿瘤亦可能引起该病的发生。除外科手术治疗及用绷带包扎的保守疗法外,尚无其他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针灸治疗5例,3例基本痊愈,2例显效,效果尚称满意。今将选用穴位及操作方法介绍如下。选穴:阴陵泉、阳陵泉、二阴交、足三里、上巨虚、解谿、申脉、照海、内庭、委中、绝骨手法:以上各穴轮换针刺,每穴选用四、五穴,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