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伊犁河谷肝棘球蚴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疆伊犁河谷肝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 方法 对 1993~ 2003年伊犁河谷多家医院经手术确诊并治疗的肝棘球蚴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共 2049例肝棘球蚴病患者 ,其中细粒棘球蚴病 1965例占 96% ,泡球蚴病 84例占 4%。所有病例经棘球蚴皮内过敏试验、B超、彩超、X线检查、X线断层照相术 (CT)、磁共振成像术 (MRI)、血清学免疫试验均可确诊。确诊病例经手术治疗2 034例占 99.2 %。其中 ,行肝叶切除术、肝棘球蚴外囊膜内完整切除术、肝棘球蚴囊肿外囊外切除术共 3 0 2例占 14.7% ,无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术后服药 (吡喹酮、阿苯达唑、阿苯达唑脂质体 ) 754例占 36.7% ,均有一定疗效。肝棘球蚴病流行病学特点是沿伊犁河谷流行、散布。患者均生活在农牧区 ,均有与牛、羊、狗密切接触史 ,当地各民族人群均有发病 ,女性 1 125例占 5 4%。25~49岁发病率较高为 982例占 48%。 1993-2003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结论 肝棘球蚴病是新疆伊犁地区高发病、多发病 ,沿伊犁河谷流行、散布。应进一步加强病畜管理、改良手术治疗方法 ,积累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李玲  刘遵季  郭永忠 《河北医学》2022,28(2):295-301
目的:分析二尖瓣关闭不全(MR)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CVR)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LCOS)的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63例M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均行CVR治疗,记录手术相关资料,统计LCOS发生情况,患者分为发生LCOS组和未发生LCOS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手术相关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MR患者CVR后发生LCOS的风险因子,构建LCOS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并绘制ROC曲线,评价LCOS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163例MR患者完成CVR治疗后,28例发生LCOS,发生率为17.18%;发生LCOS组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术前B型脑钠肽(BNP)、术前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电解质紊乱占比高于未发生LCOS组,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长于未发生LCOS组,术后出血量大于未发生LCOS组,术前LVEF低于未发生LCOS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HYA分级高、术前LVEF低、术前BNP高、术前cTnT高、水电解质紊乱、CPB时间长、ACC时间长、术后出血量大是MR患者CVR后LCOS发生的风险因子(OR>1,P<0.05);建立预测模型LCOS=0.951?NHYA分级(Ⅱ级=0,Ⅲ级=1)-0.179?术前LVEF+0.015?术前BNP+3.869?术前cTnT+1.014?水电解质紊乱(否=0,是=1)+0.084?CPB时间+0.129?ACC时间+0.298?术后出血量,预测风险值P=e(-17.813+LCOS)/[e(-17.813+LCOS)+1]?100%.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发现,LCOS预测模型用于预测MR患者CVR后LCOS发生风险的AUC为0.895,>0.80,有一定预测价值;LCOS预测模型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3.324,P=0.912,P>0.05,模型矫正能力良好,拟合满意.结论:MR患者CVR后LCOS发生受多个风险因子影响,结合多个风险因子建立LCOS预测模型,对预测MR患者CVR后LCOS有一定效能.  相似文献   
3.
结肠脂肪瘤是比较少见的消化道良性肿瘤,临床上遇到结肠肿瘤时很少想到结肠黏膜下脂肪瘤的可能.大多数患者因脂肪瘤直径小于2.0 cm而无明显临床症状,也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常是行结肠镜、钡灌肠等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瘤体直径达到2.0~3.0 cm可出现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血便、腹部包块,甚至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症,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够充分,常误诊为结肠癌.术前几乎都误诊、误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普通外科2013年2月-4月共收治3例结肠黏膜下脂肪瘤导致结肠套叠的急腹症患者,2例误诊为结肠癌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治愈出院.1例误诊为结肠癌行横结肠造瘘术,术后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和房颤(AF)患者食管粘膜中的表达及其在AF发生中的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收治的65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完成体检的15例健康受试者设为健康对照组。研究组均行GERDQ评分、24h动态心电图、24h pH监测、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监测并内镜下取食管齿状线上3cm处的局部黏膜作为标本,后续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RT-PCR、ELISA等方法分析组织炎症程度、炎症因子(IL-6、IL-8、IL-1β、TNF-α及Hs CRP)的表达及血液中的释放浓度。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GERDQ评分、内镜等检查,分为GERD合并AF组(AF组)、GERD不合并AF组(非AF组)和对照组。AF组和非AF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合并2型糖尿病的情况,在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GERDQ评分在AF组3~7分、8~10分、11~14分及15~18分等评分范围均明显高于非AF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24h pH监测发现,AF组弱酸反流(4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总结重症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恶病质患者围术期处理经验和特点,提高外科治疗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54例心脏恶液质瓣膜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结果二尖瓣置换术17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35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置换术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52例,术后早期死亡4例(7.4%)。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围术期营养支持,正确地选择好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处理,积极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黄伟  张洧  郭永忠 《腹部外科》2009,22(5):286-287
目的总结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术前及手术后证实的56例Mirizzi综合征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irizzi综合征56例分别行胆囊切除或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部分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胆囊切除、胆总管大瘘口与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55例痊愈出院,1例病情加重自动出院。结论Mirizzi综合征病理类型不一;B型超声、MRCP、ERCP、术中胆管造影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分别采取不同术式可以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r Aortic Ballon Pump,IABP)是机械辅助循环辅助装置,是治疗低心排的心脏机构辅助方法之一.我院心外科自2001年至今实施成人心脏手术中围术期出现严重低心排,经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15例,4例死亡,余均康复出院,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郭永忠 《新疆医学》2005,35(1):152-152,F003
外科的住院医师阶段是掌握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关键时机,十分可贵,切勿等闲视之。在这一阶段里,每个青年外科医师都应树立事业心,应善于学习。在大学毕业后的5~6年或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学到一手过硬的外科本领,为担任主治医师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1年开展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先心病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治疗小儿先心病35例,占总病例数的45%,其中房缺27例,室缺5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管型),男性24例,女性11例,患儿年龄为8个月~6岁,均治愈出院。二、手术方法:采用低温体外循环术(CPB),4例动脉导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外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 78例肺部外周性病变患者行常规检查不能明确病因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统计其诊断准确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78例均获取足够合格的组织标本,穿刺成功率100%;72例经穿刺得以确诊,总确诊率92.3%(72/78),其中恶性病变52例,50例为穿刺证实;良性病变26例,其中穿刺证实22例.未能确诊的 6例,其中3例经手术后证实恶性病变2例、结核1例,另3例经试验性治疗后诊断为良性病变.并发症3例均为气胸.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有效的肺部病变诊断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并发症少、诊断准确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