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吸痰法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前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有效咳嗽者。  相似文献   
2.
钱明  袁君君  郭兆旺  舒晓春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01-1501,154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抗-ccp采用化学发光(MEIA)法,RF采用散射速率比浊法检测,取70例RA、130例非RA患者血清检测抗-CCP和RF。结果 70例RA患者中抗-CCP阳性54例,RF阳性52例,两项同时阳性64例,同时阴性6例,故抗-CCP、RF及两者联合检测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1%、74.3%和91.4%;130例非RA患者中抗-CCP阳性5例,RF阳性38例,无1例两项同时阳性,故抗-CCP、RF及抗-CCP和RF联合检测在非RA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85%、29.23%和0。经过统计学分析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RA患者抗-CCP与RF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抗-CCP和RF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R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中大五院患者中,各种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标本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操作,利用黑马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的IDS-96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收集相关数据并录入到Excel文档,使用WHONET 5.4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年内共分离了金黄色葡萄球菌293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50株,其中2008年MRSA检出率为50.0%,2009年为63.7%,2010年为38.9%,12种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在3年期间并无明显变化.在MRSA菌株中,利福平、呋喃妥因、替考拉丁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VRSA),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80%.结论 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产生,并加强对MRSA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5.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衣原体抗原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支原体检测及其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培养法。结果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对四环素、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7.1%、40.4%、32.0%、34.0%,Uu+Mh对上述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40.0%、60.0%、50.0%、50.0%;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有较高的抑菌能力。结论支原体的耐药性在不同地区表现不同,临床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表治疗患者,多西环素、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和克拉霉素可作为本地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患者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在骨髓中的形态特征。方法:对2例本病患者进行骨髓涂片,观察马尔尼菲青霉菌的菌体在骨髓中的形态,并与组织胞浆菌的菌体形态进行对比。结果:骨髓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或腊肠形,有一个或两个核,偶见一横隔,可以与组织胞浆菌区别。结论:骨髓中菌体的形态鉴别对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调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和细菌耐药性变迁趋势,分析细菌耐药性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量间的关系,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统计2008-2010年住院部各类抗菌药物和常用品种的使用强度(AUD)并排序,同时统计多药耐药菌株分离率及主要强势病原菌耐药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菌药物总AUD 2009年比2008年下降12.6%,与2010年基本持平;三代头孢AUD 2010年比2009年增长13.4%,其3年均值占总AUD均值31.5%;使用强度前3位一直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多耐药菌株分离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强势病原菌耐药率2009年比200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随各抗菌药物AUD变化有所升降。结论细菌耐药率变化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密切相关,医院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监管,以减少和延缓细菌耐药性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脑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09-2010年医院脑外科患者的痰液标本病原菌培养结果64份,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64份痰液标本中有50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78.13%;共检出5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2株,革兰阳性球菌13株,真菌12株,分别占56.14%、22.81%、21.05%;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45.45%、66.67%;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革兰阳性菌的40.0%。结论脑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为多药耐药菌和条件致病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感染率较高,应加强护理和用药监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中大五院患者中,各种标本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标本分离培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操作,利用黑马Bact—IST微生物分析系统及其配套的IDS-96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收集相关数据并录入到Excel文档,使用WHONET5.4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年内共分离了金黄色葡萄球菌293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50株,其中2008年MRSA检出率为50.0%,2009年为63.7%,2010年为38.9%,12种测试药物的耐药牢在3年期间并无明显变化。在MRSA菌株巾,利福平、呋喃妥因、替考拉丁的耐药率较低,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VRSA),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大于80%。结论临床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延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件的产生,并加强对MRSA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从ICU住院患者分离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析,了解患者常见感染部位、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目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及API 20C AUX鉴定条和ATBFUN GUS药敏条对细菌及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I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0月ICU住院患者共培养出18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12株占59.6%,主要病原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21.3%,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占14.9%,鲍氏不动杆菌占12.2%;革兰阳性菌40株占21.3%,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7%,溶血葡萄球菌占4.3%,表皮葡萄球菌占5.3%;真菌12株占6.4%,主要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4.8%,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6%;其他病原菌24株,占12.7%;标本主要来源为痰75.5%、全血14.4%、中段尿10.1%.结论 下呼吸道是ICU患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部分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和多药耐药;加强病原学和耐药性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