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近效》术附汤附于《金匮中风历节》后,“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方中白术甘温益脾,以启坤阳;附子色黑入肾,直补真火,虽药只二味,而功涉先后二天矣。而必奠以甘草者,一以济术附之燥,  相似文献   
3.
全真一气汤,原出《冯氏锦囊》,陈修园载于《医学从众录》中以治虚喘。药仅人参、麦冬、五味子、牛膝、熟地、附子、白术七味,而熟地用至一两之多,可见所治乃精虚而阳无所附之肾喘。陈修园极斥《冯氏锦囊》一书,而于此方却大加赞赏,谓其“清肃在上,填实在下”“乃滋阴降火之神方”,能“治上焦虚热,下焦虚冷”。并谓精虚气浮乃“阴血枯竭,最喜熟地之濡润以济之”“气有归附”则喘息止矣。方中热地色黑味厚,能人下焦填精益髓,峻补真阴。然而“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故配以附子而,“而于水中求阳”,命门火敛则气有  相似文献   
4.
一血虚发热张×儿媳,24岁,1963年孟秋分娩,一胎双男,数日后忽高热神昏,恶露不绝,腹不痛,注射抗菌素无效,乃改请中医。症见:舌苔淡黄,脉象浮大,面红耳赤,大便不行,余不顾产后血虚,迳予黄芩汤以撤其热,服后身踡肢厥,双脉几伏,后来竟至覆被蒙首,寒战(齿介)齿。  相似文献   
5.
<正> 临证之工,既不可“贵阳贱阴”滥用温热;亦不能执“阳常有余”而肆投寒凉。寒热进退,当以病机需要为转移。不能一见热象,便投寒凉;一闻“炎症”即事清解。否则,必起变证。兹据临床记录,撮取“阴证救逆八则”,以证寒凉误投,害人之非浅。不当之处,敬祈同道指正。一、阴证格阳李某,68岁,1963年9月13日初诊。患者面白体丰,静而少动,即《灵枢》所谓“太阴之人也”。1963年仲秋,阴雨连绵,久晦不晴,患者忽病水泻,略见发热,医以“肠炎”流行,径予葛根黄芩黄连汤,解肌退热,“消炎”止利,二剂后,吐泻交作,四肢逆冷,再剂而神志昏愦,卧床不  相似文献   
6.
<正> 荨麻疹一症,中医名称颇多。或曰“风疹”或曰“风疹块”或曰“鬼风疙瘩”“疙瘩风”,但一般以“瘾疹”,“风(疒部)瘰”呼之。命名既异,治法亦殊。一般多以疏风解表,消疹  相似文献   
7.
郝文轩 《江苏中医》1991,12(3):41-42
  相似文献   
8.
舌虽三寸,内应腑脏,外通经络,皮肉筋骨,靡不通贯,虽潜居口中,而默然与周身相斡摄,发言语于心声,辨五味于脾和。凡气血之往来,经气之灌注。津液之敷布濡润,莫不辐辏并至而会于舌,是以临诊勘病,必先察舌,论舌求治,须稽周身。即以舌麻而论,有气血难荣者,有痰阻机窍者;有肝风妄动者;有瘀阻络脉者,来路不同,见证各异,倘不见病思源以求其因,治失标本矣。舌麻者,舌有麻感也,轻则感觉异常,重则麻木不仁,而振颤、强直,亦每并见。然此病每于中风有关,设为中风先兆,则应未雨而筹,若系中风后遗症,应求根以  相似文献   
9.
医话二则     
1慢性胃炎之病机及治法胃炎曰慢,多跳出传染范围。虽曰炎证,而非火也。或欲研究一方而通治之,此大谬也,盖有是病则用是方,药随病变,影随物移,此中医之心法也。愚予此病,留心有年,皆细戡病情,详察病机,随证处方,不拘一格,无不应手取效。盖慢性胃炎,实系内伤虚损,不过病关消化,脾胃偏重而已,而其病根真谛,未必尽在胃中也。故慢性胃炎治法,不仅辨病,尤须辨证,寻隙寻窥,全靠心灵手巧,依法斡旋,东垣《脾胃论》于此症亦未全盘论及,所谓:圣人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也。然则本病的病机治法可知已,病机者彼时之火候,治…  相似文献   
10.
或谓阑尾炎即祖国医学所称之“肠痈”,愚以为此言未当。盖肠痈之少腹肿痞,按之剧痛,腹皮急有结块,失治者则化脓诸症,似指阑尾脓肿而言。若论慢性阑尾炎,内少包块,外无痈象,右少腹但痛拒按,亦名为肠痈未免有偏,当归属中医“腹痛”范畴。如小题大作,徒持大黄牡丹皮汤,不能奏效者多矣。昔一人患慢性阑尾炎,服大黄牡丹皮汤,痛泻日增。先大人诊后定为“土困木贼”,风郁肠胃,予桂枝加芍药汤,2剂而愈。可见治慢性阑尾炎不可混作肠痈而泥守成方,亦须辨证施治。兹不揣凡驽,爰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