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通过对阿帕替尼所致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中医药认识及治疗HFS提供理论证据及指导参考。方法 选取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019年1月—2021年4月住院部和门诊收治的行阿帕替尼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20例,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法、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影响阿帕替尼所致HFS临床疗效的独立性相关因素,讨论中医辨证综合防治HFS的临床效果,探究阿帕替尼所致H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与最佳中医防治方案。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所收集的20例HFS患者在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通过辨证分型,将20例HFS患者的证型分为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包含血虚风燥证、热毒蕴肤证,虚证包含气血亏虚证、气阴两伤证。常见症状有:四肢麻木、乏力、手足溃烂、胸闷。HFS发生的天数大多在1~10 d及10~20 d。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后所引起的HFS患者的中医分型有热毒蕴肤证、血虚风燥证、气血亏虚证、气阴两伤证,并以气阴两伤证、热毒蕴肤证为主。  相似文献   
3.
传统中医四诊过于主观化和抽象化,因此如何将中医四诊客观化、标准化是现今中医诊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四诊信息的采集是中医四诊客观化的必要手段,目前在望、闻、问、切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整理概括近15年中医四诊采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装置,分别从望诊、问诊、闻诊、切诊等几个方面按照采集装置不同的原理、侧重解决的采集问题等分类表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主要根据医生的经验来决定,因此,在临床施治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在中医诊断领域引进数据挖掘技术,不但符合现在多学科交叉发展的潮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无疑也是中医客观化进程中的又一催化剂.作为一门融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的新型学科技术,数据挖掘在克服人类本身认知和思维长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海量临床数据,通过模拟临床诊断推理过程来挖掘临床诊断数据中繁杂的证、症关系,对寻求中医专家的辨证规律有重要价值.目前,在该领域涉及到的数据挖掘方法较多,主要有贝叶斯网络、人工神经网络、粗糙集理论、关联分析、决策树、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多标记学习、随机森林等.笔者现对这些方法的相关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GC)常见中医证候(体征)的特征组合,分析发病特征,以此探讨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方法:对临床调查获取的919例慢性胃炎数据,运用互信息构建各症状(体征)的相似矩阵,采用近邻传播聚类(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APC)算法对88个慢性胃炎症状(体征)进行最优聚类。结果:88个慢性胃炎症状(体征)经APC算法分析后,最终被聚成22类症状群,且大部分症状聚类可以解释为某个相关的中医证素,能较完整的体现中医临床慢性胃炎证素分布规律及特点。结论:APC算法获取的慢性胃炎中医症状(体征)聚类可为疾病的发病特征分析提供依据,与中医理论有较高的一致性,这提示APC算法可用于中医证候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中医脾系问诊信息规范化采集系统,探讨计算机技术对中医问诊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方法基于中医脾系问诊量表,结合中医临床诊疗习惯,研制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系统界面采用 B/S架构,借助计算机编程语言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储存、查询、导出和打印等功能,并通过调用正确的算法程序对目标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采集软件已初步实现脾系疾病中以问诊为主的四诊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储存,能较好满足病例数据的查询、删改、数据导出、打印等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医脾系问诊采集的规范化和客观化。结论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中医问诊数据规范化管理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可作为今后中医四诊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