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如何使中药成为21世纪的主流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西方医药在治疗和控制人类许多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近年来,基因组学,组合化学,高通量化学、计算机化学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人体生物过程认识的深化加速了发现和开发新药的进程,同时,药物研究的侧重点也在迅速改变,目前药物研究的重点已转向预防和治疗慢性及老年性疾病,代谢失衡,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年来,经典的药物发现模式往往是寻找一些单个的纯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以某一疾病为靶点发挥效用,这些化合物应是对靶向病的治疗具有潜力和选择性,对于单一病因引起的靶向病,这种药物研究方法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及老年性疾病的药物,它却并不是一理想的方法,因为引起疾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而因是复杂的,中药及中 医理论已经有了四千年的历史,尽管中药有其科学依据,但在过去四百年,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因而中医药对西方主流医药的影响甚微,而其在世界的普遍使用也未得到全球的正式认可,大家公认中医药能够防治慢性病及老年性疾病,几千年前就有使用一些植物药方来治疗这些病的纪录,并没用至今,有证据表明这些药方确实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病,对这些药方进行研究可弥补主流医药研究的不足,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中药的潜力在于其通过不同器官或组织水平上混合药物成分的平衡与牵制而达到保持体内健康状态,这种概念与西方医药研究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它暗示了多种化合物在体内激发了多种机制起效来保持生物复杂体系的平衡,这对于我们当前的研究,即把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来发展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些草药方的药效被确证无疑,那么探索寂结草药的功效机理将有力推动基础医学的发展和寻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尽管主流药与西药在疾病治疗方面的侧重点不同,但在它们背后的科学依据实际上是互补的,整合这两种明显不同药物研究方法来研发新药是本世纪最有效的途径。为了达到这目的,我们应该应现代的科学技术来确证中草药的功效,并研究其药理机制,因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确证植物的资源及栽培条件,利用现代方法确保质量,使得中药或单一植物的加工过程可控化和标准化,对质量确保的中药进行严格的临床验证。研究中医药与中药的药理相互作用,并建立这个方面的数据库,阐明中药理机制并用现代科学的术语来说明中药的使用原则。这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国际间的参与合作,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们极大的关注中药的功效,因此政府和企业有责任采取措施,发展中医药,维护人民的健康,在那些中医药还不是很了解的地区,应尽快地利用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积累下来的医药成果,来弥补自己临床治疗的不足,在西方社会,由于各种原因,使用中药或草药的病人正逐渐增,加我们应倡议各国政府和企业联手合手保证草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想念未来的时代,中西药结合将对提高人类健康做出非常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用磷酸纤维素、DEAE纤维素、单链DNA纤维素和AMP-Sepharcse的顺序柱层析法从人慢性骨髓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中纯化了DNA聚酶α与DNA引物酶的复合物。纯化过程经多次重复,结果稳定。DNA聚合酶纯化了117倍,DNA引物酶纯化了4583倍。共纯度足以满足研究化疗药物对这两种酶的抑制作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用TPA及正丁酸钠诱导Raji细胞可生成EB病毒多聚酶(EBV—DP),诱导生成是在早期。此酶可被KCl及(NH_4)_2SO_4激活,鼻咽癌血清可中和此酶活性。用三种柱层析纯化的EBV—DP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筛得两株抗EBV—DP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3F1,6F2)。EBV—DP不单被EBV—DP单抗结合及中和其活性,也可被Biotech公司的EA—D单抗结合及中和。纯化的EBV—DP进行SDS凝胶电泳转渍后,以EBV—DP单抗进行免疫酶联染色,可显出EBV—DP二条多肽,分子量分别为49K及55K。如以Biotech的抗EA—D单抗代替EBV—DP单抗,用酶联染色同样可检出EBV—DP有49K及55K两条多肽,这与文献用Biotech公司的抗EA—D单抗检出的EA—D分子量49K及55K相符合。本文对Raji细胞诱导生成EBV—DP是EA抗原复合物成份之一(或正是EA—D)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疗效下降、毒副反应突出,多重耐药病原体增多使人类面临感染性疾病肆虐的严重威胁。积极应对威胁、确立有效防治方案已经成为全世界的迫切任务。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不仅抑杀病原体、消除毒素,而且对感染所致炎症、免疫异常、整体失调有治疗作用;抗生素主要抑杀病原体本身;中药与抗生素联用具有互补性,被认为是应对威胁的可行方案。临床观察发现中药对抗生素具有增效减毒潜力,揭示其机制是优化和推广方案的必要措施。首先采用系统药理学分子网络分析方法多层次、多维度预测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增效减毒的效应和机制,为进一步实证研究切入点和检测指标的选取提供依据;其次遵循中医药证对应用药原则,抗生素和中药各自单独及联合应用治疗特定证候状态的感染性疾病患者,除常规全面地评价两药联用的增效减毒效应之外,更采用多组学技术发现两药联用在分子水平的细微效应特征,并采用生物分子网络分析技术确定两药联用增效减毒的敏感、稳定的临床生物标志;然后以这些生物标志为线索,在感染性疾病动物模型体内和细胞水平溯源生物标志的生物转化过程和调控机制,并回归临床进行印证,从而揭示两者联用增效减毒机制,为联用方案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