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下岗,对于今天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已不再陌生。开始总是让人们难以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多的下岗者则是从失落等待中走向自立崛起的新生路,用他们聪明的才智和勤劳的双手,谱写出了一曲曲“莫道下岗业失去,敢叫生活添异彩”的动人编章。今天,笔者从茫茫商海中摘取几朵浪花,将在社会调查中所见几位下岗者的弄潮业绩写真出来,激励失落下岗的观望者,有道是:“下岗不可怕,有志业能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压(LVEDP)与造影剂肾病(CIN)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PCI的患者临床资料,探讨LVEDP对CIN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1 301例患者中有125例(9.61%)发生CIN。确定CIN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女性、慢性肾病、糖尿病史、贫血、心力衰竭、急诊程序等。与非CIN组[(14.4±6.6) mmHg]相比,术后发生CIN的患者平均LVEDP[(18.4±8.7) mmHg]升高(P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LVEDP≥20 mmHg可独立预测CIN的发生(OR 1.26,95%CI 1.08~1.47),低射血分数患者LVEDP对CIN的预测价值增强。由LVEDP升高所确定的高危患者的造影剂用量与那些未发现的患者相当。结论 LVEDP是CIN的独立预测指标。LVEDP(≥20 mmHg)升高的患者行PCI术后发生CIN的风险较高。在CIN预防中,LVEDP升高所定义的高危患者需要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4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对照组,仅采用针灸治疗;另选取4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研究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辅以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各自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中风后偏瘫的治疗中可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助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0例偏头痛患者,按来诊时间分为3组,分别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尼莫地平、以及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氟桂利嗪每晚5 mg,尼莫地平40 mg,3次/d,均为饭后半个小时吃药,4周为1个疗程,观察4周后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通过HIT-6评分显示,盐酸氟桂利嗪组由治疗前(64.3±3.9)分变成治疗后(45.7±3.7)分,尼莫地平组由治疗前(66.7±4.2)分变成治疗后(43.9±4.2)分,而联合治疗组由治疗前(65.9±5.1)分变为治疗后(36.5±4.9)分.结论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39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1天。急诊心电图提示肢体导联、左胸导联低电压,顺钟向转位。入院后进一步完善胸部X线片等相关检查,提示左侧气胸。经治疗后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特征以及不同介入方法的疗效观察,试图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以及最佳的介入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四科收治的行急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IRA为第一对角支的患者,分析患者入急诊科后急查的心电图各导联ST段抬高、压低、q/Q波以及T波的改变,以及采用不同的冠脉介入治疗方案后6个月再住院情况以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2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IRA均为第一对角支,且均为孤立性对角支病变。24例从发病至首份心电图的时间为(206±92)min,均有aVL导联ST段的抬高,抬高幅度(0.11±0.05)mV;22例(91.7%)有I导联ST段抬高,抬高幅度(0.09±0.01)mV;胸前导联ST段抬高的导联依次为V2导联18例(75%),V3导联ST段抬高5例(20.8%),ST段压低最明显的导联为Ⅲ导联24例(100%),压低幅度为(0.09±0.04)mV,其次为aVF导联20例(83.3%),压低幅度为(0.05±0.02)mV,仅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起搏器感染行电极拔除术且起搏器依赖患者共415例,均使用心室主动电极体外桥接临时持续起搏。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415例患者平均年龄(63.8±11.7)岁,男性315例(75.9%)。局部囊袋感染310例(74.7%),菌血症75例(18.1%),感染性心内膜炎30例(7.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5例(44.6%),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30例(55.4%)。穿刺点位于同侧锁骨下或腋静脉315例(75.9%),右侧颈内静脉入路100例(24.1%)。405例(97.6%)为右心室间隔部临时起搏,10例(2.4%)由于不耐受单腔起搏模式而选择了右心房+右心室双腔体外临时起搏。临时起搏电极保留时间为(15.3±11.6)d,4例(0.9%)出现与临时起搏相关的并发症。中位随访24.5(7.8,51.3)个月期间,1例(0.3%)患者再次出现起搏器感染。结论:对于起搏器依赖患者在感染装置拔除后,心室主动电极体外临时持续起搏安全、有效,临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5例,对照组仅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一个月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 NDS评分)以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和92.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IHSS 评分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平均为(8.08±2.24)分和(8.16±2.35)分,治疗后为(2.53±1.66)分和(5.03±1.02)分。显示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对照组的降低不如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经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具有明显临床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办学方向上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学校是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场所之一,如何在办学过程中体现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创造一个比较先进的育人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回旋支的心电图特征并总结规律,以帮助临床医师早期识别这类患者,避免误诊而延误再灌注治疗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IRA为左回旋支且无其他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病变的患者108例,分析患者入急诊室后心电图各导联ST段及T波的改变情况。结果:10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8.3±15.7)岁,男性70例(64.8%),从发病至获得首份心电图的平均时间为(185±90)min。60例(55.6%)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平均入门(进入急诊室)至球囊扩张(DTB)时间为(108±23)min,其中15例(25.0%)患者DTB时间≤90 min。108例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如下:(1)胸前导联:100例(92.6%)患者V1导联T波直立且V1导联T波振幅大于V6导联T波振幅,96例(88.9%)患者V1导联和(或)V2导联R波/S波振幅≥1,96例(88.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