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明确诊断的ⅢA~ⅢB期NSCLC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成同步放化疗组及单纯放疗组,每组各40例,均予根治性放疗.采用直线加速器15 MVX线,2Gy/次,5次/周,DT 60~64 Gy,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同步放化疗组在放疗前每周日加用多西他赛40 mg,静脉滴注,共6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放疗后3个月同步放化疗组有效率为80.0%(32/40),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的52.5%(21/40)(u=2.600,P< 0.01);3年生存率分别为37.5%(15/40)和12.5%(5/40)(u=2.583,P< 0.01);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分别为7.5%(3/40)、22.5 %(9/40)和45.0%(18/40)、65.0%(2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879、1.798,均P<0.05).不良反应以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为常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能提高局部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紫杉醇对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及急性不良反应。方法对收治的100例Ⅲ期、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紫杉醇同步放化疗组(同步组)和单纯放疗组(单放组),每组50例,对其近期疗效、3年生存率及急性不良反应进行对比。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同步组于放疗前每周一加用紫杉醇100mg静滴,共7周。结果同步组放疗结束时肿瘤全部消除率及3年生存率较单放组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同步组急性不良反应较单放组稍增加,但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疗效有提高,表现为可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局部控制率及3年生存率,而急性不良反应尚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现象到本质式分析法在提高癌症患者癌痛教育质量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NRS评分4分癌症疼痛患者23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癌痛教育法。观察组实施现象到本质式分析法。观察两组止痛效果、疼痛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及医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知识评分及疼痛知识掌握达标率分别为(83.57±1.49)%、(96.54±0.79)分、97.46%,均高于对照组(79.86±1.53)%、(94.32±1.37)分、89.83%(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医护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5.49±8.87)分、(8.83±0.79)分,均优于对照组(59.53±9.69)分、(8.64±0.68)分(P0.05)。结论采用现象到本质式分析法可优化临床教育路径在癌痛患者癌痛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优化癌痛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不同给药时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将1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9例。A组日间服用厄贝沙坦150mg,氨氯地平片5mg;B组日间服用厄贝沙坦150mg,夜间服用氨氯地平片5mg,两组用药周期均为4周。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情况。结果:B组降压效果优于A组,其24h SBP、24hDBP、24h SBPV、24h DBPV等指标值改善情况与治疗前及治疗后A组同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夜分服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的给药方案,可更有效、平稳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正常对照NAC治疗组(CT组),糖尿病组(D组)和糖尿病NAC治疗组(DT组),每组8只。观察8周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脂联素受体、AMP激活蛋白激酶-α(AMPK-α)、磷酸化AMPK-α、葡萄糖转运子4(GlUT4)蛋白表达。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脂联素水平。用酶免(EIA)法测定血浆和心肌游离15-F2t-异前列烷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D组糖尿病大鼠8周时出现心室重/体重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加(P<0.05),血浆和心肌游离15-F2t-异前列烷水平升高(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心肌脂联素受体1(AdipoR1)蛋白表达升高(P<0.05),心肌AMPK-α磷酸化水平和GLUT4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肌脂联素及其受体2(AdipoR2)无变化。与D组比较,DT组糖尿病大鼠NAC治疗8周后心室重/体重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降低(P<0.05),血浆和心肌游离15-F2t-异前列烷水平下降(P<0.05),血浆和心肌脂联素水平、心肌脂联素受体、AMPK-α磷酸化和GLUT4水平无变化。结论STZ糖尿病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水平增高,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心肌Adi-poR1蛋白表达增高。NAC能降低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水平,但对心肌脂联素及其受体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